出事后才发现彼此的陌生
师生眼中的普通女生,妻子眼中的好好丈夫
作为一名城市背景成长的女生,张超为何如此残忍?外界推测她是否有心理问题。对此,张文逸介绍说,据校方调查,张超在北京读中学期间“德智体是正常的”,“只有一点引起我们注意,她的家庭有些特殊情况。她父母所在煤矿没有煤可挖了,处于倒闭破产状态,父母都下岗,经济不太好。”
张文逸表示了他的为难,“学校不可能深入到这一个事情调查中去,又没事实依据。”
这名男生说,最近同学们议论起张超来,才发现“她说话的社会味比较浓,不像个大二女生”,张文逸只了解到:“她学习一般。”
对木鸿章妻子来说,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的丈夫又何尝不是陌生的?“我绝不相信,绝不相信。”对外界传言木、张两人的包养关养,左臂缠着黑纱的李女士一脸悲戚却又斩钉截铁。“我们夫妻感情很好。除了出差,他从来没在外面过夜,每次在外应酬,他都会主动打电话给我说,一般在晚上11点前他都会回家。”
她认为,丈夫被害只有“谋财害命”的可能,最多,她只相信丈夫是为了应酬,“在外唱唱歌、喝喝酒,逢场作戏嘛,那也就是普通男女朋友关系,这是很正常的。”
如果她说的是真心话,那只能说明木鸿章在妻子面前表演的功夫很高。知情人士称,他在丽江城郊的一处高档住宅小区拥有一栋3层别墅,用来和情人幽会,张超仅是其中一个。
现在,李女士一直在家,没有再去上班,她所任教的小学,离天上人间娱乐城只有10分钟步行路程。“社会传言给我压力太大了!我担心对我9岁的儿子造成伤害,我只对他说‘爸爸不幸遇难’。”
兼职大学生活跃在古城
直到警方5天后来宿舍调查,学校才知道张超杀人一直未归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离丽江古城不远,打车十几元钱就到,公交车也很方便快捷。在丽江,很多夜场、酒吧、超市、旅行社、手机城,都活跃着这所学校的兼职学生。
校方相关资料称,学院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倡个性化学习,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尤其是力主打造成名牌专业的旅游管理专业,非常重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而力主打造特色专业的艺术系,则“鼓励学生跳出校园,参加大学围墙之外的活动”。
“丽江是一座适合放下包袱的古城,对我们来说,这个包袱正好成为我们的抱负,我们的专业比在其他任何城市都更适合发挥。”旅游管理系大四学生苏锐炜说。他也是学院旅游协会会长,常在校园与古城之间跑动。
这种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和时间接触社会,但实际上,更多的兼职学生,从事的并不是和本专业直接有关的行业,他们的兼职目的,似乎也不仅在为了提高学习水平。
苏锐炜说,很多学生来自大城市,消费理念比较新潮时尚,他们渴望走出校园感受社会,而他的大二师弟何刚(化名)说,他兼职主要是为了减轻家里负担。
云大旅游文化学院是一所三本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每学年学费1.2万元,其他专业1万元,住宿费每学年600-1200元,这对一些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不是小数目。从大一开始,何刚就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去商场、超市,做一些厂家的新品推销,每个月平均能挣七八百元。
尽管已经放假,在天上人间娱乐城旁的一家高档餐厅,与张超同专业的大三女生段玉仍在奔忙。她笑意吟吟,热情又带些矜持地向客人们推销白酒。她说,大三的课程不是太多,餐厅离学校又不远,每天下午下课后,直到晚上8点半,她可以工作3个小时,一个月下来也能赚到近千元。
张文逸承认,在校学生考到导游证的还是比较多,很多人在外带团。何刚说,他听说有的同学一年能赚到一二十万元,“也不知道怎么赚的,这还怎么上课啊?”
除了经济原因,很多学生反映,学校师资力量不是太强,教师授课质量不太高,学生们不太热爱上课。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说,他原来比较理想化,但进入学院后感觉辜负了学生,“学校学风不好。”
她还举例说,她在古城酒吧里邂逅一个葡萄牙背包客,他来丽江旅游时被这家学院聘用为英语老师,“可是,他说的分明是葡萄牙英语。”
何刚则觉得,天天在教室里看书觉得乏味,还是去校园外忙碌才觉得充实,学到的东西比课本上多,还更深切,这个忙碌主要就是兼职。何刚的班上,已有近半学生在外兼职。
还有些人是为了就业需要,认为提前进入社会,多认识行业人士和当地人物,对毕业后的去向可能会带来帮助。
而对于外界传言的女生在夜场兼职,这些学生都含糊其词,而且都不约而同地说:“又不是我们一家,很多高校都这样的。”
张文逸说,学校对学生兼职现象“没有什么特别了解”,“有一些学生通过学校去酒店宾馆之类的实习,这是正常的,偷偷在外面自己做的,倒是不多。”
他说,学校不提倡兼职,因为学生以学习为主,必须完成学校专业,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学校又没办法控制。
但这些严苛规定很难执行,曾在学院做过半年教师的曾伟(化名)对此评价是“走过场”,“很多学生在外兼职,都是请同学代点到,老师又不可能认识每一个人,不归宿的话,请宿舍管理员和班主任抽抽烟,打好关系,也就没事了,再说了,学校也不想太让学生为难或者开除他,毕竟每一笔高学费都是学校收入。”
一个事实是,学院斜对面的村庄,住的很多就是来自学院的学生,他们或为了安静看书,或为了方便兼职,或是情侣学生,但无一例外地,都能从容应对校方的管理。“只要不违纪,学生在外干啥的,学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在其他高校也很普遍。”何刚说。
张超杀人后连续5天,都没有出现在学校,直到警方前来宿舍调查,学校才知道这回事。对此,张文逸解释说,以为她还在外打工。
众多非议中的独立学院
案发后,云大与云大旅游文化学院似乎都愿意撇开彼此关联
张超案发后,张文逸代表校方称:“这是个人行为。”苏锐炜也说:“她不能代表我们大多数同学,和学校也没有关系。”
苏锐炜说,这件事对同学们心理上带来了一定阴影,担心社会上尤其是用人单位因此对云大旅游文化学院另眼相待,“这对我们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学校里什么人都有,关键是看个人。”何刚说,在其他高校也有像张超这样被包养的学生,而云大旅游文化学院很多学生也是很优秀的。
但作为曾经的教师,曾伟认为:“这与学校还是有不可分割的必然关系。”
云大旅游文化学院正面临着办学5年来最大的非议,丽江也承受着张超案带来的治安和旅游形象的负面压力,官方因此讳莫如深。丽江市公安局政治部一名人士说:“此案连内部警讯都不能写,更别说报道了,等到省两会后再说吧。”
云大旅游文化学院是滇西北唯一本科院校,成立于2002年,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独立学院,设有14个专业、22个专业方向,学生7800多人,是最初办学时的18.5倍。“学校每年都在建校舍,发展非常快。”一名大四学生说。为了支持这个重点项目,丽江市政府免费提供了800亩校园土地。
与现在双方刻意保持距离不同的是,旅游文化学院以往更愿意把云大写进宣传材料里。学院网站称:“云南大学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和管理,”类似说法也出现在学院的招生广告里,这与教育部规定独立学院“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不符。另外,在2006年之前的招生广告里,学院也称将发给云南大学的毕业证书,亦与独立学院“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的要求相左。
曾伟透露,学院开办之初,云大派来大量教师,在两校拿双份薪水,后来很多人撤回,留下的中高层领导中,很多是云大退休教师,学院每年向云大交纳高额管理费。张超案发后,学院领导还专门赶赴昆明向云大作汇报。
这些都证明了双方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云南大学曾有3所独立学院,其中1所因招生不足等原因关闭,现剩下滇池学院和旅游文化学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专家指出,独立学院有公办大学之名,少公办大学之实;有民办大学的筹资渠道,缺民办大学的监管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独立学院就像一个“怪胎”。疑为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独立学院蜂拥而起的同时,它们和本部的名誉均受到挑战。
去年12月底,云南大学党委书记卢云伍、校长吴松先后调任,其中吴松任玉溪市委副书记,部分教师传言这种安排可能与发生在旅游文化学院的张超事件有关,暴露出云大对独立学院的管理存在问题,但云大宣传部负责人说:“完全是两回事。”
尘埃尚未落定,云大旅游文化学院称:“将进一步对学生加大法制宣传教育。”这与张贴在天上人间娱乐城的标语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