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贫困,李佳香十年就是靠在家中自己打吊针来维持治疗 记者 龙宇丹/摄
蹊跷:做检查变成做手术
昨天上午8点30分,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第9法庭,40多岁的李佳香目光淡定,她绝望地说:“他们告诉我,那只是一个普通的检查,没想到却是一个可怕的手术,他们在手术中取走了我的心肌,严重侵犯了我的知情权和生命健康权。”
李佳香回忆:“当我走进检查室,里面没有任何的抢救设施,因为只是检查,所以我轻松地躺在了检查床上,局部麻醉后,教授开始为我检查,可是突然感觉心里一阵剧烈的刺痛,我感到呼吸困难,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我大叫‘难过’,教授告诉我,有早博,休息一会。还有人在旁边劝慰我:‘忍着点,一会就好。’”
之后,李佳香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当我清醒过来的时候,我的身边已站满了医生,我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李佳香称。后来得知,在做检查的过程中出了意外,医生们把她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无奈:索赔医疗费不成反成被告
2002年初,李佳香向楚雄市法院起诉,要求该所承担其医疗费用4万余元。开庭前,法院委托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认定“在心肌活检术中,李佳香发生心肌穿孔导致‘心包填塞’,为心肌活检术中的严重并发症,虽然给李佳香造成一定的痛苦,但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好转,医方不存在过失,医方的医疗行为没有过错……”
同年5月,李佳香递交了撤诉申请。
拿到这份判决书,李女士哭笑不得:“如果不去做这个心肌活检术,怎么会让我无端休克,而这一切,却都与手术无关,谁能告诉我,给我造成身体伤害的又是什么?”于是,她向楚雄州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2005年,检察院向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指令楚雄市法院对该案依法进行再审。
随后,楚雄市法院又委托云南省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经鉴定,云南省医学会认定:“该所的医疗行为与李佳香认为的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无因果关系,该所对李佳香认为的人身损害后果无责任。”
据此,法院维持原判,李佳香不服,向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庭审:手术为何没有同意书
在昨天的听证过程中,太多的“为什 么”和“是什么”让整个案情依然存在诸多疑点。李佳香的代理人伍开国认为:本案的再审判决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并提出几项质疑:
1、为何没有《手术同意书》?任何一项手术,都必须由本人或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但该案认定李佳香同意的证据是一封其写给专家的信件,但李佳香本人称,这是她受到了诱导,而且以信件而不是手术同意书来认定其同意,是牵强且没有法律依据的。
2、鉴定结论是否不明确?在省医学会的鉴定结论中认定:“该所的医疗行为与李佳香认为的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无因果关系,其医疗行为对李佳香认为的人身损害后果无责任。”“李佳香认为的人身损害后果”究竟是什么?“心包填塞”还是“心肌受损”?
李佳香一审代理人焦红杰律师昨天也参加了听证,他说:“‘心肌活检术’是高风险的有创操作,患者应当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而该所在为李佳香进行“心肌活检术”前,没有任何关于风险告知的内容,没有签署手术同意书,严重侵害了李佳香的知情同意权。而医学会以1998年1月9日李佳香致何教授、杨教授的亲笔信认定其术前已征得她的同意,却忽视了手术时间为1997年11月29日已经进行了该手术的事实,两个时间是颠倒时间次序,完全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关于必须在手术前签署手术同意书的相关规定。鉴定所依据的事实不当,必然导致整个鉴定结论和法律依据的错误。”
原该所的副所长,现楚雄州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副所长毕增满告诉记者:“当时我们与上海的专家搞一个技术讲习班,一共有七八名心脏有疾病的患者接受了心肌活检术,当时我带着很多人员参观了现场,心肌填塞属于心肌活检术的并发症,不属于医疗事故,李佳香是所有患者里面唯一一个发生突发状况的人,事情发生后,该所出于人道主义积极解决,提出给予3万元的赔偿,但她却以赔偿过低拒绝了,后来诉至法院后,权威的鉴定机构认定我们没有过错,所以我们按约定索赔垫付款。”毕副所长透露,他与李佳香曾经同在州医院上班,医院医生曾告诉他,李佳香患有抑郁性精神分裂。
记者在李佳香家里看到,整个阳台全部堆满了针水瓶子和药盒,李佳香表示:“10年来,我被药物和针水养着,由于价格昂贵,就去批发市场批发针水回家自己注射,如果我不是一名护士,恐怕无法支撑到现在。”李女士坚决地表示,下一步,她将就人身损害一案,重新起诉,为10年前那个让她想起来就颤栗的瞬间,讨一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