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2日下午,安倍晋三在日本首都东京的首相官邸会见记者,正式表示辞职。 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 摄

扬子晚报9月13日报道 去年9月20日,安倍高票当选自民党总裁,并在6天后成为日本首相。那时的安倍刚满52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最年轻的首相,他因此被誉为日本政坛的“希望之星”,任职之际誓言打造“美丽的日本”。
但安倍很快不再踌躇满志,而是疲于应付内阁成员不断爆出的丑闻,并在7月底参议院选举惨败后挣扎着重新组阁。
宣布辞职决定时,安倍难掩满脸倦容。不到一年时间,曾经的“希望之星”就这样如流星陨落。
事件
不听劝告含泪辞职
东京当地时间12日下午2时左右(北京时间下午1时),安倍神情严峻地出现在首相官邸的记者会见室内,正式宣布辞职决定。安倍开门见山说:“今天,我决定辞去首相一职。”在记者招待会上,安倍看起来很疲倦。
安倍把辞职的最大原因归咎为在野党抵制《反恐特别措施法》。他说,12日,他向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提出直接对话,但“遭到拒绝”,“今后,为继续反恐活动,我该如何是好。无论如何,必须扭转局面,在一位新首相的领导下,继续与恐怖活动作战”。日本电视台的直播镜头显示,说到此处,安倍语调微颤,眼眶开始湿润。
安倍曾于9日说,如果在10日开始的62天临时国会期间不能通过延长《反恐特别措施法》相关法案,以致日本无法履行支援反恐活动的“国际承诺”,他将辞去首相一职。
安倍最后说:“抱着推进改革的决心,我(当时)选择留任,也改组了内阁,但在目前情况下,因为缺少国民的支持和信任,很难有效实施政策。为打开局面,我必须给自己一个交待。”
据报道,举行记者会前,安倍向自民党内领导层通报了辞职意向。安倍12日分别致电自民党干事长麻生太郎和国会对策委员长大岛理森,称自己无法出席预定当天在众议院举行的质询,继而传达了辞职的意思。大岛理森说,他当天前往首相官邸,一度试图以“前辈”的身份说服安倍打消主意,但安倍决心已下。日本《每日新闻》援引麻生的话说,安倍“早就流露过辞职打算”,认为“自己在国会已没有凝聚力”。
在安倍表示辞职后,以干事长麻生太郎为中心的执政党自民党将着手推举安倍后继人选。自民党干事长麻生太郎表示,为避免政治出现“空白期”,自民党当务之急是要举行总裁选举。据悉,自民党14日将宣布举行总裁选举并将于19日进行投票。日本媒体推测,新首相将于20日产生。
原因
1、“反恐法”是导火索
从安倍12日发表的讲话看,他把辞职原因主要归于一点,即由于在野党反对,《反恐特别措施法》延长无望,从而将损害日本在反恐战争中的“国际责任”。他称,自己辞职能让执政党重新拥有“活力”,推动国会通过相关法案。
安倍表示,未能与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就海上自卫队在印度洋供油活动进行磋商,这是他下决心辞职的原因。安倍说:“我本身已成为(继续供油活动的)阻碍。”
当有记者问,辞职与自卫队继续在印度洋活动有什么联系?安倍说,只要他还是首相,与反对党党首的对话就很困难。安倍还就辞职理由透露说,是因为自己没有凝聚力。
日本国会临时会议10日开幕,重点讨论以向印度洋派遣自卫队舰队为主旨的《反恐特别措施法》期限能否得到延长的问题。但在参议院占主导地位的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明确表示,民主党反对延长该法期限。预计延长问题在本届临时国会上通过困难重重。而美国到时候肯定会给安倍施压,安倍将受到内外的双重压力。
2、重压之下丧失信心
日本媒体认为,自7月末国会参议院选举失利以来,安倍一直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选后新组建的内阁频爆献金丑闻后,安倍的执政压力、执政信心已到临界点。所谓“因反对党党首拒绝对话而辞职”只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是,屡遭重创后,安倍对重新赢得民众支持丧失信心。
3、个人健康出现问题
日本官房长官与谢野馨12日解释说,安倍是基于健康原因作出这一决定的。据日本媒体说,从澳大利亚回来后,安倍吃不下饭,只能喝粥,睡眠也出现问题。
4、出于政治战术需要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安倍突然宣布辞职是为了保全自民党在即将到来的众议院选举中的一些胜算,并在民主党对众议院选举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时打一个时间差战术。
反 应
国内反应
执政党:备感震惊
安倍宣布辞职后,日本执政党内对此很是震惊和困惑。法务大臣鸠山邦夫说,他认为现在开始是安倍努力的关键时期,所以辞职一事让他格外震惊,并猜测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事。另一名前内阁成员却认为,安倍这样做暴露出他太过年轻、不够老道的缺点。安倍的突然辞职也让自民党的一些普通党员目瞪口呆。
在野党:辞职=不负责任
日本各在野党12日纷纷对安倍突然宣布辞职一事提出批评,还表示将要求执政党解散众议院并实施总选举。9月12日下午,日本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说,他第一次见到如此“突兀”的辞职。日本民主党干事长鸠山由纪夫则表示:“(安倍)称自己辞职的理由是小泽一郎代表拒绝与其举行党首会谈,这毫无道理。”
日本共产党委员长志位和夫认为安倍“极其不负责任”,他强调,“刚发表了施政演说就辞去首相一职,这种行为闻所未闻”。
日本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表示:“发表施政演说后就放弃(首相职位),这非常不负责任。”
民众:或惊讶或同情
安倍辞职的消息传出后,日本全国各地的民众一片哗然,有的非常惊讶,也有人对安倍因内阁成员丑闻而辞职的境遇表示同情,认为安倍可怜。
国际反应
中:两国关系继续发展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2日表示,我们相信,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势头将会继续下去。她说,近年来,中日关系在两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发展。安倍首相为此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韩:希望发展与日关系
韩国外交通商部发言人表示:“如果任命了新首相、组建了新内阁,我们希望韩国和日本之间现有的友好和合作关系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美:将继续与日合作
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辞职一事,美国驻日本大使馆12日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政府今后将继续与日本政府合作”。声明中评价安倍是“美国的良友”,并称日美两国政府“为进一步推进共同关心的事业,将继续密切合作”。美国驻日本大使希弗12日上午在东京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与谢野馨举行会谈,要求日本海上自卫队继续在印度洋开展燃料补给活动。
澳:非常遗憾
9月8日和9日,安倍刚刚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首脑会议。得知安倍辞职的消息后,澳大利亚外长发表声明称“(安倍的)辞职非常遗憾”。
影响
日本政坛动荡
安倍辞职的决定在日本政坛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日本临时国会10日刚刚开幕,众议院原定12日下午举行的代表提问被迫取消。日本民主党将充分利用这一良机,力争夺取政权。自民党新总裁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摆脱困境,那么本次国会临时会议有可能揭开日本政权更迭的序幕。
东京股市剧震
因安倍突然宣布辞职,东京股市12日出现剧烈震荡,由于投资者预计政治乱局还将持续,日经指数最终收盘较11日有所回落。
据报道,由于市场对安倍辞职评价不一,导致日经指数振幅达到近300点,最低时下跌逾140点,最高时则上涨了150点。
连线
安倍辞职在意料之中
关于安倍辞职的原因,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马俊威指出,这是意料中事。马俊威说,日本一直有执政党在参议院选举失利后首相辞职的传统,这是安倍在劫难逃的深层次原因。马俊威认为,《反恐特别措施法》只是安倍给自己找的一个台阶。安倍辞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民党内部对他的不满。自参议院选举失利之后,自民党内一直认为安倍应该辞职。可以说,安倍辞职也是对自民党内部要求的顺应。
日本政局更迭对中日关系影响有限
安倍就任首相后很快开始了访华破冰之旅,今年4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日本,在破冰的基础上展开融冰之旅。如今,安倍突然宣布辞职,中日关系会向何处去?尤其是如果麻生接替安倍,会不会重走小泉的路子?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高洪认为,无论谁接替安倍,都应该对中日关系负责任,应该保持平稳、良好的双边关系。
麻生太郎今年65岁,日本福冈县饭冢市人,出身政治世家,在历史和外交问题上以强硬著称,并经常因“大嘴”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他精通英语,在美国政界有不少人脉关系,是日本政坛亲美派的典型代表。
高洪分析说,麻生是具有多重人格的政客,政治主张偏右,对邻国屡出强硬言行。但是,中日关系改善后,作为实用主义的政治家,他在外相位置上也作出了一些对两国关系有帮助的努力。“如果麻生出任自民党总裁,不要回到小泉的路线,应该做出明智的选择。”他告诉本报记者。
冯昭奎研究员也乐观地认为,除了麻生,其他几个可能人选都不会在对华政策方面走得太远。“即使麻生上台,也不会倒行逆施,中日融冰之旅还会继续。”他说。
日本驻华高级外交官对此也持乐观看法。本报记者此前曾私下和日本驻华高级外交官员探讨“后安倍时代”的中日关系走向。这位高级外交官说,无论是支持安倍的人还是反对安倍的人,都不反对安倍和中国搞好关系,民主党的小泽一郎也支持开展对华友好交流关系。因此,今后中日政治关系回暖的走向不会有太大变化。
安倍宣布辞职后,日本自民党计划19日选举新总裁。美国媒体列出了可能性最大的四位安倍接任者。究竟谁能最终胜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号“种子选手”
麻生太郎
年龄:66岁
头衔:现任自民党干事长、前内阁外相
现年66岁的麻生太郎是眼下最被看好的首相继任人选。
麻生和安倍一样,都出身于日本的政治世家,他的外祖父是日本著名政治家、自民党创始人之一吉田茂,岳父是前首相、自民党第二代领导人之一的铃木善幸。麻生在自民党、国会乃至政府部门担任过多种职务。今年8月27日,麻生由外相改任自民党干事长,就被视为安倍为麻生接班布局。在2006年自民党总裁角逐中,麻生的得票率仅次于安倍。麻生在日本政坛素以“大嘴”闻名,他多次发表不当言论,招致周边国家强烈抗议。他在安全、外交等事务方面是典型的“鹰派”人物,基本理念与安倍相近。
二号“种子选手”
谷垣祯一
年龄:62岁
头衔:前财务大臣
谷垣祯一生于1945年,他的父亲曾经在日本政府中担任文部大臣。谷垣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最初是一名律师,后来投身政坛,1983年首次当选众议院议员,先后出任邮政政务次官、防卫政务次官、自民党通信委员长、科技厅长官、大藏政务次官、金融再生委员会委员长等职。2003年9月,谷垣出任财务大臣,他制定的经济政策帮助日本逐渐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因此在日本民众中形象不错。2006年9月,他曾是接替小泉的热门人选之一。
谷垣在外交、安保政策上属温和派。日本媒体认为,安倍下台后,谷垣有可能再次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
三号“种子选手”
福田康夫
年龄:71岁
头衔:前官房长官
现年71岁的福田康夫1936年7月生于群马县高崎市。1959年3月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毕业后进入石油会社。从1977年起任内阁总理大臣秘书官。2000年10月,福田康夫出任内阁官房长官,后因卷入养老保险金丑闻在2004年5月辞职。
福田康夫性格温和,在政策方面以稳健著称。福田主张重视亚洲外交,不赞成首相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在去年的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中,福田康夫在几名潜在候选人中支持率仅次于安倍晋三。但是福田在选举前两个月宣布不参加角逐。据悉,年龄过大是福田退出竞选的原因之一。
四号“种子选手”
与谢野馨
年龄:69岁
职位:现任内阁官房长官
与谢野馨出身于外交世家,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他的祖母与谢野晶子是日本著名俳句诗人。
他毕业于东京大学,历任众议院议会运营委员长、自民党政调副会长、商工部会长、通产政务次官,还曾经担任文部大臣、通商产业大臣、日本自民党总务会长等职务。
2005年10月,他任金融经济财政担当大臣,2006年9月去职。2006年,在日本政府因养老金记录丢失而饱受批评期间,与谢野馨呼吁自民党内各派建立全党一致体制,对首相安倍给予支持。在安倍2007年8月底进行的内阁改组中,与谢野馨被任命为内阁官房长官。
前 瞻
施政重点将有变化
安倍12日说,希望新领导人能“继续我的路线”。但分析人士认为,安倍10日的施政演说已从自己坚持的修宪等所谓“摆脱战后体制”路线上后退,继任者不太可能完整接过他的衣钵。分析认为,在吸取参议院选举失利的教训后,自民党下任首相的施政重点将放在减少贫富分化等民生方面。安倍热衷的修宪等话题可能不再成为关注焦点。
可能起用“年老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安全与合作研究部主任沈世顺说,安倍内阁丑闻频发使日本民众从中看出一些问题,他们在选举新的首相时就会吸取教训,选择更加廉洁的人掌权,在政治要求上会更加严格。自民党在挑选继任人选时,也许会因为看到年轻的一代领导人(安倍)没有发挥最积极作用,而考虑起用德高望重的年老派。
小泉也有“黑马”相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教授表示,无论谁出任日本新首相,都必须要得到大派系支持。未来日本政局将因此而面临动荡局面。同时,也并不排除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东山再起。
刘教授认为,安倍下台后,自民党执政地位将进一步削弱。其党内围绕首相人选产生的矛盾,也将使得自民党与在野党进行博弈时,面临地位实力进一步削弱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