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由哈佛大学皮博迪博物馆领导的考古项目正在发掘哈佛大学印第安学院的地基和遗迹,人们期待这次发掘的结果能够有助于了解更多在英国人定居北美初期印第安人与白人在哈佛大学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历史。
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21日报道,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一个由3名哈佛学生组成的小组日前在挖掘到地下58厘米时有了重大发现:两个有着近350年历史的印刷铅字。
令人欢呼雀跃的并不是铅字的悠久年代,而是哈佛大学与土著居民之间的历史联系。据指导挖掘工作的考古学家说,这些铅字很可能来自印制北美洲第一部《圣经》的印刷机。那台印刷机曾存放在哈佛大学印第安学院的大楼里,那幢大楼曾经是这座高等学府的标志,现在却几乎被人遗忘。
哈佛大学始建于1636年,在1650年正式获得特许,从事“英国和印第安青年的知识和信仰教育”。这项使命在后来逐渐淡化。然而,在很多年里,印第安人与白人曾在哈佛大学并肩学习。要想进入哈佛大学,他们必须懂得拉丁语和希腊语。人们用贝壳串珠交学费。贝壳串珠是当时印第安人使用的货币,白人也跟着使用。在早期殖民时代,哈佛大学得到的捐款,就是贝壳串珠。
建于1655年的哈佛大学印第安学院大楼,是校园里的第一幢砖楼,当时哈佛大学的其他大楼都是木制的。
33岁的托拜厄斯·范德胡普说:“令人震惊的是,即使在哈佛大学,也没几个人知道那段历史。”范德胡普在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治学院取得硕士学位,他的两名印第安祖先1665年在哈佛大学就读。他说,此后300年间都没有印第安学生入学。
据记载,哈佛大学的印第安学院大楼可能是在18世纪前夕拆除的。当前的挖掘工作是一项正式课程的内容,哈佛大学人类学1130班的本科生和教师,在这里挖掘了15条经过精确设计的坑道,希望能寻回这段“失落的历史”。挖掘工作将在11月底前结束。
皮博迪博物馆负责人威廉·法什说:“学生们将得到学分和实地工作经验。而且,他们协助考察了哈佛大学鲜为人知但十分重要的一段历史。我们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但我们希望了解更多,那一定是一段令人惊讶的文化交流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