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宁庆兵 编辑/文 静)近日笔者为拍摄“火山之旅”的题材,有幸来到了广东省最大的火山岛——湛江硇洲岛。该岛为湛江港东南屏障;海岸线长43.99公里,面积56平方公里,是全国著名的鲍鱼、龙虾盛产地。

船还未靠岸,远远就看见岸上码头的左侧有一块“津前天后宫”的庙宇石牌,这种有渔村就有庙宇的习俗在南方沿海渔村也是常见的。下船后来到津前天后宫,该庙宇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系粤西最早的妈祖庙,座东向西;清咸丰六年(1856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曾修缮,总面积1175平方米。面向海湾,呈品字形平面布局式砖木结构建筑群体,红墙绿瓦,亭台榭阁,朱漆重门,显得古色古香,清幽神秘。

庙宇正门前挂着不少牌匾,其中有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匾显得格外引人注意,走近一看,牌匾上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四十三军一二八师三八三团一营及配属九十二步兵炮连解放海南战役指挥部旧址”。令笔者叹为观止,深感这座庙宇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定发生过不少传奇的故事。经了解得知:1949年12月19日,湛江市解放。同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八师三八三团一营及下属的九十二步兵炮连进驻硇洲岛,准备渡海解放海南岛,在津前天后宫设置指挥部。期间大量征集船只,招募船夫,在天后宫前水道海面开展渡海作战训练。津前村共有80多艘船及其船主积极投入,主动协助解放军战士熟悉水性,并传授掌舵、拉帆、驾船、泅水、抗浪等知识和技能。帆、驾船、泅水、抗浪等知识和技能。1950年3月10日上午十时,师参谋长作偷渡登陆动员;下午一时,驻硇洲解放军1007名官兵组成第一渡海先遣营,分乘由当地渔民掌舵的21艘木船,在津前村前海道启航,于第二天(3月11日)9时许在琼东北地区的赤水港至铜鼓岭一带成功登陆,为解放海南立了大功。此役硇洲岛(含津前村)共有革命烈士6人和涌现渡海英雄、功臣约80多人,并有数以千计的硇洲岛渔民、船夫、群众参加了支援渡海的行动。广东省人民政府、四十三军司令部政治部及民政部等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渡海功臣证”等至今珍藏在津前天后宫渡琼作战陈列室内。看到庙宇中的这些历史文物和传奇般的历史事件,深感这座庙宇在全国的众多庙宇中非同寻常。

在津前天后宫的正门前面,有数棵不同的榕树,相互之间亲亲密密,缠缠绕绕非常奇异,村民称这几棵树为连理树,也有人称为军民同心树……我站在津前天后宫前面的硇洲渡琼纪念塑像前,看着浩瀚的大海,仿佛历史的壮丽诗篇和郁郁葱葱的自然景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可歌可泣的图景,不禁脱口而出:啊,硇洲岛,你是南海的一颗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