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记者和受骗者家属解救出来的13名到西安搞传销被困的湛江人,带着回家的行囊,踏上回家的路 |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记者 简陈明 编辑/王文和)到了,到南站了,快到家了!”一位受困在陕西西安被解救坐车回来的传销人员,看到湛江汽车南站的大字招牌,心情异常激动。
5月13日下午,被本报记者和受骗者家属解救出来的13名到西安搞传销被困的湛江人,坐着从南宁转运的汽车,平安地抵达湛江汽车南站,他们带着回家的行囊,踏上回家的路途……
5月9日,家住赤坎区的黄某向本报求助,反映他的家属和亲戚13人被骗去陕西西安搞传销,并被困在传销窝点。这13名被困人员中,有8男5女,其中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只有3个多月。接到情况后,本报编缉部召开会议,研究如何解救受骗被困人员。编辑部决定派出记者会同受骗者家属前往陕西西安市,与有关方面联系,对受骗被困的人员进行解救。
![]() |
图为记者抱着出生仅有三个多月的被困小孩走出汽车站。 |
5月10日早晨,本报记者和受骗被困人员的3名家属专程赶往陕西省西安市,根据受骗被困人员的求助短信,他们被困的地点在离西安市区约16公里的半坡村22号。记者和被困者家属找到当地有关人员了解情况,获悉半坡村是西安市恶势力与传销人员的聚居的地方。经周密部署,决定当天下午潜入西安半坡村。
下午3时,记者和被困者家属来到西安半坡村,兵分几路,潜入半坡村的民居中摸底。记者走在半坡村的小巷上,看到一些民房贴着向传销人员招租的广告,小巷里走动着一些人,村中小巷的路口坐着一些监视的人,他们用警觉的眼光扫视着进村的陌生人。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受骗被困的人员住所。在住所的门前,记者看到一位老人带着一个小孩坐在门口看守着……
记者和被困者家属再次在村外汇合,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商量解救对策,决定由被困者家属与被困的人员联系并接头,寻找时机解救被困人员。记者则在远处观察动态,发现紧急情况随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
下午6时20分,家属与其中一位被困人员联系,约在村边见面。那名被困者假称有病看医生,他与一个人来到村边。看到时机已到,几名家属立即将他拉上出租车,飞快地向村外奔去。
这名被困者被解救出来后,传销窝点的传销头目以为警方来捣黑窝,赶快逃跑。家属立即通过电话与其他受骗被困的人员联系,要求他们立即趁机逃走。至此,被骗到西安搞传销的13名湛江籍人员终于脱离了传销的“魔掌”。随后,其他人的家属和亲戚马上转移到安全地方……
5月11日,本报记者与传销受害者亲属成功解救的13名被困的湛江籍传销人员,坐上了西安开往南宁的列车。5月13日,他们转乘南宁至湛江的汽车回到自己的家乡湛江。
回到熟悉的家乡,眼前的一切让他们感慨万千。一位刚走下汽车的受骗传销人员说:“在西安的几个月里,我们象做了一场恶梦,今天在记者和亲人的帮助下我们终于从恶梦中醒来,终于逃脱了一群恶魔,回到自己的家乡的怀抱。”
![]() |
被解救出来的孩子露出了微笑 |
那位抱着出生只有三个多月小孩的年轻妇女,神情更加激动:“我们被困在异地他乡,是湛江日报记者和亲人把我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他们的行动让我们感到家乡的真情,我要买一份《湛江日报》保留给我的孩子,作为孩子成长里程的一个见证和诫训……”
一位年轻的传销人员提起过去的日子,十分后悔,他对记者说:“我们的无知酿成了这次磨难,这次受骗也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我们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人们:千万不要相信骗子的花言巧语,搞传销发财是骗人的鬼话!”
今年30多岁的被骗传销人员陈某,他在与记者谈了自己今后的想法,并希望记者能为他提供创业的信息。他谋划着做生意,他说,我回家后,马上着手恢复生产和生意,老老实实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改变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