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日报讯(戚照) 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发展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城镇群”,为廉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湛江市委书记徐少华提出“争当县域经济排头兵,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总体目标要求,为廉江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廉江市领导确立了“经营城市”的发展思路,做强做大城区、工业园区和中心镇,擦亮“中国红橙之乡”和“中国电饭锅之乡”两块“国”字号金匾,把廉江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山水城市,打造“现代生态工业化城市”,擦亮广东“西大门”,让群众在享受生态环境的同时过上和谐富裕的生活。
作为廉江市委书记,陈吴在就职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做好三件事:保持廉江经济高速发展、抓好社会治安、经营好廉城。
日前,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把湛江定位为粤西城镇群的中心,为廉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该市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路子,并乘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机关效能建设”之风,全面启动“经营城市”战略,大力优化招商投资环境,加大对城市可经营资源进行研究开发、整合利用和优化配置的力度,盘活土地资源,让土地增值,推动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定位
丰富“两争”内涵,建设人人向往的山水城市,打造“现代生态工业化城市”
廉江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城市,背靠塘山岭,北部拥有11亿立方米的“人造海”———鹤地水库,九洲江从位于城区西部的廉江经济开发区流过,廉江河从城中蜿蜒而过,山青水秀,在粤西是一个极具独特品位的城市。
湛江在省十次党代会中被定位为粤西城镇群的中心,廉江在这一战略性定位中该扮演什么角色?作为管理城市的延伸,该如何经营城市?如何才能提高廉江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品牌竞争力,实现城市的保值与增值?
该市市委书记陈吴、市长何鑫等新一届领导班子陷入了深思。下基层、访企业、走乡镇、召开研讨论证会……该市领导开展一系列调查研讨活动。
城市也是一个品牌。经营城市必须先进行准确鲜明的城市品牌定位,因为正确的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和灵魂。廉江拥有“中国红橙之乡”、“中国电饭锅之乡”两张闪亮的名片,生态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9月,湛江市委书记徐少华对廉江提出“两争”总体目标要求,廉江不负期望,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廉江经济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今年6月,湛江市长陈耀光到廉江检查指导城乡清洁工程时指出,廉江要有更大的气魄,更大的手笔,把城乡清洁工程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造福老百姓。首先要跟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城区有山有河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科学规划、建设好“一河两岸”工程、中央商务区和大型高档住宅小区,提高城市品位和档次。其次要跟中心镇发展结合起来,把广东四大古镇的安铺镇建设成为廉江的第二个经济文化中心,并辐射周边地区。
廉江市领导认为,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对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龙头”作用。发展要有长远的眼光,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很重要。
经过酝酿,廉江市领导达成的共识:紧抓发展脉搏,不断丰富“两争”内涵,继续“争当县域经济排头兵,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人人向往的山水城市,打造“现代生态工业化城市”,擦亮广东“西大门”。
关键词:规划
描绘“品牌廉江”蓝图,形成大交通、大工业的现代生态工业化城市大格局
方向明,思路清。确立目标定位后,接着是城市品牌战略规划,该市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确立了一个大交通、大工业、大格局的现代生态工业化城市目标,在总体规划中体现可操作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典型性,在具体规划中重点考虑了城市定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近期一些重点工程的规划建设。
按照最新修编的廉江总体规划,该市疏理出近两年工作重点:一是近期建好“城乡清洁工程”九个样板工程。即旧城区街道改造、市场、国道、省道、镇容镇貌、广告招牌、长效机制、治理乱停乱放、责任街等样板工程;二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网络。着力改造安铺出口、良垌路口,河唇路口等五个出口,抓紧建设石安路、平石路、遂六线、廉坡线。明年把罗州大道到九洲江开发区的四车道改造成六车道、廉江大道改造成六车道。争取2008年前全部完成镇通村委会硬底化建设。加快廉江市体育中心建设步伐,在塘山岭公园建设城市广场;三是整合土地资源连片开发房地产和商业小区;四是做好城市的亮化美化工程,今年在城北建3-5个小公园,拆除所有公园围墙,还景于民。
日前,廉坡线第三标段正式开工、体育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城区按中等城市的发展规模规划的“一河两岸”、体育中心、商贸城、交通网、城区排污、污水处理厂等一系列建设工程正在实施,民营工业园、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加强,市政建设日臻完善,城市品位全面提升,“现代生态工业化城市”渐显雏形。
关键词:环境·招商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优化招商投资环境
环境是城市的名片,也是一种生产力和竞争力。良好的城市环境,包括过硬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功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文明的人文环境。经营城市,必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湛江市唯一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廉江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意志、铁的措施、铁的机制”等铁的手腕整治“六乱”,掀起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新高潮,净化美化市容市貌。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市已投入专项资金727.22万元,出动人员52万人次,共拆除乱搭乱建构筑物29万平方米,清理垃圾6万多吨,发放宣传资料33万份,群众自觉参与的意识不断提高。
为确保“城乡清洁工程”取得实效,该市陈吴、何鑫等主要领导坚持奔忙于第一线指挥战斗,决心把“城乡清洁工程”办成民心工程、信心工程、管理工程、环境工程、作风工程。做到一抓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二抓认识,增强责任感;三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四抓责任,明确目标任务;五抓督查,确保措施落实;六抓机制,实现治标固本。
在整治“六乱”过程中,该市注重推动城乡清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确保整治“六乱”不反弹、不回潮,达到治标固本的目的,致力打造“整洁廉江”,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投资置业。
同时,作为省机关效能建设试点市,从4月开始,该市大力开展以“四服务两促进”为主题,以实行公开承诺制为主要形式的机关效能建设活动。要求建设“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公务员队伍,打造一流的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打一场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效能的攻坚战,强势打造“效能廉江”,为建设和谐廉江和实现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发展
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加快建设中心镇,推动城乡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营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通过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有序推动土地、基础设施等城市资源的市场化进程,加大对城市可经营资源进行研究开发、整合利用和优化配置的力度,推动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等等,其运作方式多种多样,但最终归宿点都是回到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目前,廉城的建成区达18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30多万,初具规模,发展第三产业潜力巨大。实施“经营城市”战略,该市把发展房地产业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政府建立土地储备库,控制土地的投放,每年开发建设限量有序,根据房地产需求量,政府每年拿出部分土地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方式拍卖,规划建设高起点的住宅示范小区,提升城市品位。同时规划建设中心商贸区,引资兴办大型超市、宾馆,推动旅游业迅猛发展。
据该市分管领导廉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建文介绍,今年4月,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驻廉的省、湛江和廉江部分人大代表,针对市民关注的违反城市规划有关规定的建筑工地进行了调查,要求严查严办,杜绝乱占乱建现象。有关部门组织执法队伍30多人,联合出击收回了收费站附近一块被占的50多亩土地;责令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5天内自行拆除××财富广场地下室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并恢复原貌;查处了一名违章建筑占道6.5米的干部;对施工建设过程中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某工地进行处罚,责令限期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物;凯×酒店建筑工地建筑物与左右楼房距离道路不一致,限其整改;广×大厦停车场占规划4米路被叫停。
从4月至今,该市已清查出10多宗违法建筑,均已发出了停工通知书。群众说:“清理土地,拆除违章建筑,政府动真格了。”
向土地要效益!短短几个月,廉江河两岸周边的土地由原来的15万元一亩升到现在的50多万元一亩。为了规范各种税费,该市还新出台了政策,规定任何人不准私自减免各种税费。仅税费一项,今年将比去年增加两倍。今年1至6日,该市一般预算收入1093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2494万元,增长29.55%%;财政总收入2265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4907万元,增长27.65%%。
同时,该市致力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扩大中心镇的辐射力,带动周边乡镇的发展。廉江的三大中心镇是关键的棋子,充分利用好这三颗棋子,事关廉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在安铺镇调研时,陈吴要求该镇充分利用工业重镇优势,整合资源盘活旧厂房,重振工业雄风,擦亮广东省“四大古镇”这一品牌,“争当廉江镇级经济排头兵、争当廉江城镇建设示范镇”。经过调整,安铺利用大量的闲置厂房引进工业项目租赁经营,经济重现蓬勃生机。该市各镇以实施“清洁工程”为契机,大力整治城乡镇容镇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工业,将镇级财政盘子做大,形成“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投入-增加财税收入-加强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让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
随着“经营城市”战略的深入探索实践,该市不断整合资源和优化环境,提高区域平台价值,从而强化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物资流的吸引力、凝聚力、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在发展工业上,该市提高招商引资的门槛,着力引进“高效益、高税率、低损耗、低污染”的“两高两低”工业企业,确保经济高速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廉江,将以规划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宜于人居、管理有效、经济发达的现代生态工业化新形象,展现出一个中国南方新型城市的风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