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热门关键字:  廉江抢劫案  廉江市塘蓬中学  廉江  陈吴  我乐网
当前位置 :| 廉江新闻>廉江新闻>

古镇安铺:争创廉江第二经济文化中心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8-22 点击:

我市陈吴、何鑫等领导陪同湛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耀光到安铺一品木业有限公司指导工作。

 安铺通过引进新投资主体,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加快改革步伐,使二轻、集体企业摆脱困境,工业老镇重现生机。图为民森制衣厂。

  安铺镇是湛江市工业重镇。图为湛江家具出口创汇大户、廉江市龙头企业安铺一品木业有限公司繁忙的生产车间一角。

  广东″四大古镇″之一的安铺文化底蕴深厚。图为始建于1863年、重建于1993年的文笔塔。

 安铺镇旧城区建筑古色古香,“骑楼文化”别具特色。

   【新闻背景】
   安铺镇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初建时称暗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改名为安铺,隶属石城县。民国23年(1934年)成立镇公社,1950年属第四区,1956年属安铺区,1957年改为镇,1958年10月属胜利公社,1961年属安铺公社,1968年成立廉江县安铺镇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安铺镇,1997年5月撤消原河堤镇建制,划并安铺镇管辖。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清朝嘉庆期间,安铺镇就是一个繁华的集贸中心。曾与中山小榄镇、顺德容奇镇、东莞石龙镇并称为广东四大古镇。
   2004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廉江市安铺一品木业有限公司调研时说:“廉江条件很好,一定要千方百计把县域经济搞上去。”
   日前,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把湛江定位为粤西城镇群的中心,廉江市紧抓机遇,决定擦亮安铺古镇名片,重振安铺工业雄风,努力将安铺打造成为廉江第二个经济文化中心。

     安铺镇曾经与中山小榄镇、顺德容奇镇、东莞石龙镇齐名,并称为“广东四大古镇”。
   安铺港,这个曾经在中国地图上“榜上有名”的港口,见证安铺镇走过繁荣,走过沧桑。廉江人永远不会忘记,安铺工业也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一批在湛江市乃至全省颇有名气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曾为廉江经济添色不少。然而,进入90年代,这个老商业区的工业发展优势渐趋弱化:投资环境不够优化、对外资吸引力不足,工业发展后劲不强……很长一段时间,缺乏工业有力支撑的古镇安铺各项经济指标增幅缓慢。
   在现代经济发展浪潮中,不进则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吴,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鑫等新一届领导班子对这块热土的发展十分关注。
   日前,湛江在省十次党代会中被定位为粤西城镇群的中心,为安铺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深思熟虑,陈吴果断地提出:“擦亮古镇名片,重振工业雄风,整合资源优势,将安铺打造成廉江第二个经济文化中心。”这一思路在我市领导中迅速达成共识,同时得到了湛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少华,湛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耀光的肯定。
   古埠焕新春的时刻到了!对此,安铺镇新一届领导班子满怀激情,希望在这一战略性定位中有所作为。
   北部湾畔安铺大地,掀起了新一轮发展潮。
     ●优势篇→→
 “五张王牌”尽展百年古镇风采
   打造廉江第二个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省小城镇综合健康发展试点镇、省综合改革试点镇、省乡镇企业百强镇的安铺是否具备条件?
   对此,安铺镇委书记李世东信心十足。用他的话说,当前安铺镇的发展,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这里,“天时”指粤西城镇群的中心定位下的发展新机遇,国家重点镇建设政策的倾斜,还有我市新一届领导班子对安铺发展的期望;“地利”包括安铺镇的地理、交通优势,工业基础;“人和”突出了团结和谐、想干事、敢干事的安铺镇新一届领导班子,还有安铺的历史人文优势,等等。
   2006年,该镇生产总值(GDP)8.91亿元,农业总产值3.27亿元,工业总产值11.32亿元,财税收入204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9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1元。财税收入在全市21个镇(街道办)中排列第二,在全市18个镇(不含街道办)中高居第一。
   提到发展优势,李世东如数家珍:当前,安铺的发展至少具有“人口相对集聚、工业体系完善、商务贸易繁荣、人文环境良好、国家政策倾斜”五大优势,特别是渝湛高速公路修通后,打通了安铺与各大城市连接的交通要脉,使安铺的发展如虎添翼。
   安铺镇位于我市西南部,距离市区34公里、东连横山镇,南连遂溪县洋青镇、界炮镇,西濒北部湾,北连营仔镇,地处九洲江入海口。镇区面积10.5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有23条,长28公里。交通方便,距离湛江机场50公里,渝湛高速公路在安铺有出入口,国道325线距镇区5公里,镇至村委会公路基本实现硬底化,通讯网络设备齐全。
   ——城镇人口集聚。1997年5月安铺、河堤两镇合并为安铺镇,下辖18个村委会、1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21146人,其中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各6万多人。毗邻周边横山、营仔镇和遂溪县洋青、界炮镇,西濒北部湾。
   人旺市旺。据调查,由于自古安铺镇就是一个人流、物流的集散地,市场体系完善,商业发达,商贸繁荣,民间群众喜欢到安铺消费,安铺镇可辐射周边人口达60万人。据记载,自古有不少人从高州、博罗、钦州等地到来做生意,然后定居。
   ——工业体系完善。安铺镇是湛江市工业重镇,工业体系较为完善,门类繁多,结构合理,且有龙头企业多家。湛江家具出口创汇大户安铺一品木业有限公司、年产值达2亿元的民森纺织制衣有限公司就在该镇境内。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安铺工业曾辉煌一时。1997年,安铺镇被广东省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镇;1998年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镇;1999年湛江市发展乡镇企业标兵镇;2004年获湛江市发展工业先进镇称号。
   目前,该镇坚持“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企业改革,以承接珠三角等地区的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扶持非公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木制家具、针织、服装、机械、建材、造纸、塑料、食品加工、工艺编织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全镇现有工业企业31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超千万元企业10家,亿元企业1家。
   ——商务贸易繁荣。安铺镇素有“古商埠”之称,历史上商贾云集,商业发达,商贸繁华,古文化积淀深,曾经是内陆与东南亚的黄金通道。目前,镇区有集贸、工业品、菜市等市场6个,工商户1500户,城监收费管理的个体户3000多家,日均销售总额50万元,农贸市场日均交易额36万元。全镇有交通运输车辆160辆,年运输总收入1000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45亿元。镇通廉江、遂溪、湛江客车每15分钟一趟,还有长途客运班车直达广州、深圳、东莞、珠海、广西北海等地。
   ——人文环境优越。作为“四大古镇”之一的安铺文化底蕴深厚,至今还保留有中山公园、文笔塔、关帝庙等文化古迹;民间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安铺八音、安铺白戏等远近闻名;闹元宵、游花街、赛龙舟等民间活动丰富多彩;安铺饮食业根深叶茂,饮食文化几成粤系莱谱中一支灿烂的奇葩;舞厅、歌厅等娱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业兴旺发达;体育文化设施健全,全国跳水冠军林小妮就出自安铺。安铺中学是全省唯一一所设立高考考场的乡镇中学;安铺镇的卫生、体育和民兵工作被誉为“三面红旗”,曾先后获“省体育之乡”、“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等殊荣。
   ——国家重点镇政策的倾斜优势。安铺镇2001年被定为广东省中心镇;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小城镇综合健康发展试点镇;200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镇。据了解,为支持国家重点镇建设,国家制订了10项优惠政策,如中心镇范围内基础设施配套费全额返还、城市建设税全额返还等等,这些优惠政策对中心镇的建设十分有利。
     ●争创篇→→
 “五大举措”激活古镇发展潜能
   伴着“工业强镇”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家家企业的相继落户,古商埠安铺在工业潮中不断迸发生机和活力。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车间生产热火朝天,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让人真切听到了安铺重振工业雄风的急促脚步——通过引进新投资主体,安铺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加快改革步伐,使二轻、集体企业摆脱困境。
  从一组最新数据,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安铺工业蓬勃发展的态势: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689亿元,比上年增长26.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7875万元,同比增长56.64 %;实现出口总额36387万元,同比增长167.9%,该镇被市评为“2006年度外贸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并获“招商引资三等奖”。
  “以抓班子队伍建设、抓软环境建设为根本,以发展商贸业、服务业为基础,以推进经营城市、擦亮古镇品牌为切入口,以市场为导向,以壮大经济总量和做大镇财政蛋糕为核心,以盘活国有、集体企业和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工业为载体,以科技、体制创新为动力,是我们打造廉江第二个经济文化中心的总体思路。”安铺镇委书记李世东说。
   火车跑得快,还需车头带。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该镇先从班子队伍抓起。乘该市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之风,该镇设立干部承诺制度,深入开展“理想、责任、信念”教育,加强班子之间交流沟通,改变过去个别班子“缺乏信心,小富则安”的状况,点燃干部干事激情。
   “时不我待,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安铺不能再错过了。”这是记者采访时,安铺干部议论最多的话题,体现了安铺干部个个充满“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激情和信心。
   抓社会维稳、抓软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安铺”,营造亲商、重商、爱商、扶商环境,健全招商长效机制。该镇经济发展办成立了项目代办中心,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大力开展招商、追商行动。
   千方百计壮大经济总量、做大镇财政蛋糕是首要任务。要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对安铺来说,发展工业是关键,而发展工业的窍门在招商引资。湛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耀光在我市调研时说:“服务好原有企业、发展壮大原有的企业就是最大的招商引资。”
   一方面,该镇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优势龙头企业。如帮助解决一品木业用地纠纷问题和一品木业在原安铺陶瓷厂的新址建设问题。一品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超说:“新址竣工投产后,每年可增加产值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帮助民森制衣厂解决招工瓶颈问题,使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同时,该镇通过积极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采取租赁、承包、拍卖和股份制形式推进企业改制,使二轻、集体企业摆脱困境。还在民森制衣厂西南部,建设镇工业园区,全面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使曾辉煌一时的工业老镇又呈现了勃勃生机。
   安铺自古商业繁华,邻镇群众习惯到安铺消费,是周边镇的消费中心,市场潜能极大。去年,该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3亿元,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2.48亿元。依托这一中心镇的区位优势,该镇努力改造提升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品位,完善现代服务业建设,把休闲与消费结合为一体,以此壮大第三产业比重。大力发展商贸业,积极培育、整合、健全各类商品集贸市场。目前,该镇新划地兴建的市场占地面积共3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集贸市场于8月底基本竣工,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超市也将于年内投入使用。对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安铺汽车站实施搬迁,将原车站改建为市场。
   同时,利用互联网建立政府网站,以现代先进传媒宣传安铺,并结合龙舟赛、闹元宵等民间习俗,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以此推介安铺,推动工业、商贸业、服务业发展。
   安铺是一个古韵犹存的古镇。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吴要求该镇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强市政建设,擦亮古镇品牌,“争当廉江镇级经济排头兵、争当廉江城镇建设示范镇”。
   目前,该镇修编工作已全部完毕,为古镇改造描绘出一幅宏伟的蓝图。
   乘借“城乡清洁工程”的东风,该镇动真格,出实招,一举拆除河边街的乱搭乱建房屋,将原安铺糖厂侧至文笔塔长约2公里的河边街,建设成为“观潮长廊”,逐步实施植树种草、修筑护坡、建造具有滨海特色的雕塑等工程,构建江口古镇特色风光,为市民提供一个风景秀丽、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
   大力改造圩镇主街道,修通廉安线公路。逐步对旧城区街道进行改造,建设步行街,擦亮骑楼文化,着力削除圩镇发展瓶颈。激活房地产开发潜能,改变群众观念,在原来购买土地建私房的基础上,逐渐向购买商品房转变。
   依托古商埠的深厚底蕴,该镇以壮大经济总量、发展商贸业、擦亮古镇品牌、抓软环境建设、抓班子队伍“五大举措”为重点,整治城乡镇容镇貌,激活古埠潜能,大力发展工业,将镇级财政盘子做大,安铺古镇品牌进一步被擦亮,圩镇品位进一步提升,形成“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投入—增加财税收入—加强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努力争创廉江第二个经济文化中心。
   不久的将来,安铺古镇,将在现代经济发展浪潮中,焕发出北部湾畔全国重点镇更加诱人的魅力。

  【安铺名片】
全国重点镇
全国丙等卫生模范镇
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广东省中心镇
广东省小城镇综合健康发展试点镇
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镇
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镇
广东省无鼠害镇
广东省卫生先进镇
广东省体育之乡
湛江市发展乡镇企业标兵镇
湛江市发展工业先进镇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快速搜索
 
论坛热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