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铺民森制衣厂 戚照摄
核心提示:2006年,在湛江市87个乡镇、32个街道经济发展情况评分排位公布表中,全湛江市乡镇前10名中廉江占3名,全湛江市街道前10名中廉江占2名;全湛江市乡镇后10名中廉江一个也没有(2005年廉江占6名),全湛江市街道后10名中,廉江一个也没有(2005年廉江占1名)。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去年廉江乡镇、街道经济发展确实比2005年进了一大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今年上半年,《湛江日报》刊登了《湛江市统计局关于2006年我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经济发展情况排位公布》一文,其中提到了湛江市87个乡镇、32个街道经济发展情况排位情况。从里面的排位来看,我市乡镇、街道经济发展整体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与2005年的排位作比较,2006年已上了一个台阶,取得了新进展,这充分显示了我市镇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并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引挚之一。为了更好地发展镇级经济,我们通过对廉江市乡镇、街道在湛江市87个乡镇、32个街道的排位分析,进一步了解2006年我市乡镇、街道经济发展现状,发挥优势,挖掘亮点,寻求差距,力争我市乡镇、街道经济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从排位看:我市乡镇、街道均比2005年进了一大步
2006年,在湛江市87个乡镇经济发展情况排位公布表中,前10名中我市占3名,它们是吉水、车板、良垌三镇,分别排在第三、第四、第五位,另外,前20名中我市共占6位。2005年,湛江市前10名中,我市占2名,分别是吉水(第六)、良垌(第九),而前20名中我市也是这两个镇。2006年,湛江市乡镇后10名中,我市一个也没有,甚至后20名也没有;而2005年,我市却占6名。湛江市32个街道前10名中我市占2位,分别是罗州街道和城南街道,其中排位为第八和第十,而城北街道也不错,排在第十二位;2005年,湛江市前10名中,我市只有城南街道名列第七。2006年,湛江市街道后10名中,我市一个也没有;2005年,后10名中我市却占一名。
从以上排位看,我市乡镇、街道均比2005年有了很大的进步,总体排位较好,其中车板镇成绩显著,从2005年的81名跃居到2006年的第4名;而2005年排在最末的两位——和寮(87位)和长山(86位),2006年也分别跃居65位和48位,排位大大靠前。在湛江市街道排位中,2006年我市三个街道经济发展整体上较好,其中罗州街道由2005年的30位跃居2006年的第8位。
当然,必须明确,发展不稳定,势必会被人家赶上。如,2005年湛江市乡镇后10名中吴川有2名,2006年却增加到4名;雷州由没有名次增加到4名。在前20名中,雷州由2005年的7名倒退到2006年的1名;相反,遂溪却由2005年的4名增加到2006年的8名。所以,发展经济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切忌盲目乐观,夜郎自大,不思进取,否则,明年、后年的排名就会重新改写,我们就会被人家甩得远远的。
从数字看:我市乡镇、街道部分指标比2005年有所提高
2006年,在湛江市87个乡镇经济发展情况排位公布表中,我市工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方面与2005年相比,均有一定的增长。
在工业总产值方面,湛江市87个乡镇总产值平均数为29577万元,比增19.52%;廉江18个乡镇总产值平均数为36978万元,比增为52.23%,廉江比湛江平均多7401万元,比增高出32.71个百分点。
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方面,2006年湛江比增为26.6%,廉江为31.6%,廉江比湛江高5个百分点。
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2006年湛江市乡镇人均为2977元,比增为7.66%;廉江乡镇人均为2583元,比增为10.10%。但从人均占有量来看,廉江比湛江人均少394元。
从街道经济发展两项指标来看,2006年湛江市32个街道工业总产值平均数为31515万元,比增为27.35%;廉江3个街道办平均数为46786万元,比增为38.58%。廉江比湛江平均多15271万元,比增高11.23个百分点。另外,在固定资产投资额方面,湛江市32个街道平均数为10677万元,比增为41.11%;廉江3个街道平均数为18632万元,比增为41.79%。廉江比湛江平均高7955万元,比增略高0.68个百分点,几乎没有差距。
从以上数字比较分析,我市乡镇、街道经济发展均比2005年进了一大步,总体经济发展较好,其中工业发展较快,增速最大。与湛江相比,平均占有量与增速均大大高出,这是我市乡镇、街道排名靠前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如我市吉水、车板、石颈三镇增速均在100%以上,其中车板增速达212.5%,湛江其他县(市、区)没有一个乡镇增速达100%以上。在乡镇一般预算收入方面,我市2006年比上年增速较大,同时也高出湛江平均水平的5个百分点,这也是我市乡镇排名靠前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在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我市人均占有量则低于湛江,大部分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多元,有几个镇还处在人均2000多元以下,整体上比不上湛江其他县(市、区),这说明我市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大发展力度,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启示:发挥各自优势,加快镇级经济发展
2006年我市乡镇、街道经济发展比上年有很大的进步,同时与湛江市乡镇相比,经济发展较快,但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如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发展速度不快,比不上湛江。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市镇级经济发展,壮大全市经济总量,使全市乡镇、街道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
当前,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发展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城镇群的战略,使湛江扮演了粤西城镇群中的“龙头”,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湛江人口最多、地域较大的县级市廉江,应奋力争先,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和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广东亮丽的西大门。廉江的崛起,镇级经济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因此,各镇一定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找准差距,增强信心,发挥各自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税源经济,并努力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迎难而上,促使镇级经济迅猛发展。
一要牢固树立“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的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尤其是加快安铺、石岭、青平三个中心镇建设步伐,扩大中心镇的辐射力,带动周边乡镇的整体发展。同时大力扶持发展一批专业镇,如安铺、石岭的家具木业,横山、良垌的农产品加工,河唇的陶瓷,营仔的冷冻加工等,使其在全市乡镇中脱颖而出,率先崛起。二要乘借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之风,大力优化招商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地企业来本地办厂置业。三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挖掘潜力。要把发展房地产业、商贸物流等作为乡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目前,我市乡镇房地产发展几乎是空白,因而在乡镇发展第三产业潜力无穷,可适当在安铺、石岭等中心镇率先开发,逐步带动全市各镇的发展。另外,还可在这些镇发展商贸物流,不断引进大型超市、物流、高档酒店等,迅速拉动镇级第三产业的发展。四要积极培植税源,增加财税收入。我市财政收入总量不多,与镇级财政十分薄弱有很大的关系,应努力培植税源,增加财税收入,不断做大做强财政盘子,加快我市经济发展。五要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效能,强势打造“效能廉江”。要在全市乡镇(街道)营造一种“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为建设和谐廉江和实现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廉江的经济发展,有赖于镇级经济的壮大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乡镇、街道经济,使我市经济得到整体的腾飞,使廉江真正成为广东亮丽的西大门,并向现代生态工业化城市目标阔步迈进。
(注:在湛江市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情况评分排位表一项中,由于2006年与2005年廉江均排在第五位,相差不大,故本文不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