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热门关键字:  廉江抢劫案  廉江市塘蓬中学  廉江  陈吴  我乐网
当前位置 :| 廉江新闻>廉江新闻>

特色农业打造“三农”新天地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10-22 点击:

    廉江讯 金秋时节,走马石颈大地,但见茫茫沃野,红绿相映,处处生机盎然,这块曾经贫瘠的红土地绘出了绿色的希望。
    
    “我镇以种植红橙、香芋、甜玉米、红烟、速生林等五大特色作物,突破传统农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框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架起农民增收保险网。”该镇镇委书记赖名连对记者说。
    
    政府当“保姆”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石颈镇属革命老区,是个贫困山区镇,具有″山多田少″的特点。
   
    “如何才能科学地解决'三农'问题?如何才能摘掉贫困的帽子?”这是石颈镇新一届领导班子一直思考的问题。近来,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该镇致力于创建“服务型”政府。特别是十六大四次全会召开后,该镇迅速掀起传达、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潮,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提高行政效率。
    
    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环境,该镇大力整治软环境。作为我市水果生产大镇,为防止果贱伤农,该镇从镇政府、派出所、工商所、财政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为外地客商提供优质服务,协调处理水果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确保水果流通顺畅,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杜绝欺客宰客事件发生,保证外地客商以公平合理的价格收购。同时,逐步完善“村村通”的网络硬件建设,利用政府信息网建立了本地新闻、供求信息、一镇一品等栏目,发布水果信息,并借助种果大户和中介购销点老板的力量,拓宽销售网络,把水果推向国内外市场。
    
    此外,该镇大力打造基础发展平台。昔日,石颈公路“晴天尘土滚滚,雨天一路泥泞”,今天,成为湛江市“村村通硬底化公路”第一镇!
    
    “有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便有加快发展的可能!”该镇镇长李始文说。
    
    家家一片果 做强做大红橙“蛋糕”
    
    该镇是“廉江红橙”主产地之一。有种植红橙多年的历史,由于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独特,生产的红橙产品供不应求。根据这些实际,乘市致力于叫响“中国红橙之乡”这个契机,该镇决定把红橙这个拳头做强做大。
    
    目前,该镇种植红橙面积2.3万亩,今年投产面积1.2万亩,预计总产量达2.5万吨,总产值达9000万元,人均红橙生产收入1000元。近日,在当地一个果香蝶舞的果园里,黝黑的脸上爬满皱纹但精神饱满的平城村委会村民许大娘告诉记者,她家种有5亩红橙,去年我市举办红橙·旅游文化节后,红橙卖了好价钱,她收入2万多元。“这笔款除了供高中的儿子读书和家用外,还略有节余。”望着挂满枝头的果子,她抑不住内心的喜悦说,“今年将又是个丰收年,现在正想法子征地扩种。”
    
    据镇长李始文介绍,像这样的农民石颈还有许多,平城村委会群众家家户户都种有一片果。
   
    “ 廉江红橙”在石颈发展迅速。继该镇生产的红橙被中国歌舞团指定为建团50周年志庆接待水果之后,最近,该镇又获得了国家原产地保护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并成为廉江市唯一的“广东省技术创新水果专业镇”。
    
    引进特色农业 农民增收买上双“保险”
    
    “必须充分发挥地缘资源优势,发展当地特色经济!”通过多次深入调研,结合市“农业稳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思路,该镇确立了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
    
    心动不如行动!为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和市外、境外资本前来投资置业,该镇修订和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和服务承诺,形成亲商、富商、在石颈投资能赚钱的良好氛围,全面展开以会招商、网上招商、叩门招商、亲缘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等活动,并把握每一个招商引资机会,发现一个跟踪一个引进一个。
    
    山垌村委会有多年种植香芋的历史,由于气候与土壤适宜,这里种植的香芋品质特别优良,且上市时间比邻省广西等地的早,销路很好,经济效益高。该镇领导经过多次与一直活跃在当地收购香芋的老板黄先生蹉商,达成合作共识,由老板出种子、肥料,并用保底价以上价格收购销售,农民负责种植管理。这不仅保证群众的利益,还达到双赢的效果,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宣传发动,目前该镇已扩种香芋4000多亩,预计总产量达6000多吨,总产值达1200万元。富有多年种植经验的山垌村委会村民黄伯自信地对记者说:“种植香芋不会亏本,技术要求不高,叶杆可腌制销售,芋头可以保底价收购,即使没人收购也不愁销售,非常保险,今年我扩种面积已达6亩有多。”
    
    甜玉米也是农民特色农业之一。通过招商引资,又一项订单农业在该镇落户:由实力雄厚的台湾老板投资,合作方式与种植香芋一样。目前,该镇已种植甜玉米2500多亩,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大亮点。
    
    今年9月,70万吨木浆厂项目落户湛江,我市与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签订了租地建设浆材基地的合约,木浆厂决定投资两亿多元在我市建立30万亩林业基地,这为该镇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由于该镇山多地少,属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十分适宜桉树生长,发展林业条件得天独厚,该镇被规划为市浆材基地。目前,该镇计划开发速生林3万多亩,已种植1万多亩。镇长李始文向记者算了一笔帐:一亩地的速生林,种下后4年可投产,大约需成本500元,产量5至6吨,每吨300多元,亩产过1500元,如果5年砍伐,亩纯利在1000元以上,效益非常可观,群众称之为“绿色银行”。
    
    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林荣安向记者透露,该镇还种植有3000多亩红烟,烟厂用3.7元保底价回收,这也是该镇确保农民增收的特色作物之一。
    
    今天的石颈,农民的生活正从“种田为两餐,养鸡换油盐,养猪好过年”的温饱型向“依靠科学致富,规模种养发家”的小康型转变,昭示着这里的农业正在由传统走向现代,农村经济由弱变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谈到下一步工作思路,该镇镇委书记赖名连对记者说:“把发展加工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发展加工型企业,发展加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农业特色名优品牌,做到以农带工,以工促农,拉动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
    
    看来,石颈镇人民在“规模种养”的道路上前行,一个新型特色农业镇正在革命老区崛起。(戚照 林梅英 梁强)

 
来源:南方农村报廉江新闻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快速搜索
 
论坛热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