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热门关键字:  廉江抢劫案  廉江市塘蓬中学  廉江  陈吴  我乐网
当前位置 :| 廉江新闻>廉江新闻>

廉江经济逐步繁荣促进文化大市建设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10-11 点击:

    廉江讯  廉江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打造南国电饭煲之都,建设县域经济新架构,不但推动了经济的逐步繁荣,而且促进了文化大市的建设。

    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面大刀阔斧地搞经济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又一面全心全意建设文化大舞台,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强化我市的精神文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2001年,我市被评为省级文化先进市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基层文化站的建设水平。

    市委书记伍杰忠、市长邢太安经常过问文化工作,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听取文化工作的汇报,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分管文化工作的市领导经常到文化部门调研,检查指导文化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市领导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给3万元,解决市粤剧团赶排节目的排练经费。拨款80万元,解决完善剧院的消防设施和更新空调设备。投资14万元,架设市区文化广场的高压专用线路并安装专用变压器,。今年初又投资16万元,扩建60多米的文化长廊,并发动市区的中小学生捐款7万元,铺设了广场绿化带。

    一年来,我市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不断完善,不断充实。市文化馆为争创国家一级馆,投资15万元扩建了500平方米活动场地,馆舍总面积增至3000平方米。还投入5万元改建一个180平方米的舞蹈排练室,添置了一批音响设备。并与省粤剧学校联办艺术中专班,为全国输送了一批音乐、美术、舞蹈人才。

    市图书馆与湛江少儿馆开展图书互补、资源共享活动,不断扩充自身的藏书量,现已拥有藏书35.4万册,其中新增藏书3.8万册。并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局域网,为读者提供网上检索及各种信息服务。同时与基层文化室和学校建立了图书服务网络,基本达到国家二级馆要求。车板、青平、长山等镇先后建起了文化广场,拓展了基层文化阵地。车板镇文化站由过去的二级站晋升为现在的一级站。廉城镇新建了镇文化中心楼,把原来的街心公园改建为青年文化广场。安铺镇文化站将原来的人民公园改建成为文化中心。我市已建起特色文化村和生态文明村30多条。同时还借助社会的力量,办起粤西第一间戏剧学校,专门培养粤剧表演新秀和民乐演奏人才,成为青少年粤剧爱好者的艺术摇蓝。

    我市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全市有二十多个文学作品获奖。舞膺雄表演获得广东省首届动物舞蹈大赛金奖、广东省民间艺术湛江邀请赛金奖和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大赛金奖,成为廉江民间艺术的一张“皇牌”。以红橙生产为题材创作的   歌表演唱《王母寻宝下廉江》,获得全省第二届音乐舞蹈花会银奖;舞蹈《山娃戏鹰》荣获广东省第六届少儿艺术花会银奖;良垌上阁垌、石城园岭仔高桩醒狮队,桩上功夫难度极高,表演唯妙唯肖,双双获得全国醒狮湛江邀请赛银奖;石城沙坡女子醒狮队获得铜奖。新华、廉城、吉水、青平等镇的醒狮队,也获得湛江南狮醒狮艺术大赛优秀奖。去年11月举办了廉江红橙·旅游文化节,海内外500多嘉宾应邀参加;举办《相聚廉江》大型文艺晚会,通过文化搭台企业唱戏,推介廉江的投资环境与旅游文化资源,签订合作开发项目40多个,引进外资14亿元,真正体现了文化为经济服务的功能。

    我市为构建文化大舞台,从社区文化抓起,发展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每逢节假日,廉城的大街小巷更是处处锣鼓声声,乐曲悠扬,家庭卡拉OK、音乐“发烧友”、曲艺“私伙局”、木偶白戏仔等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文艺气氛异常活跃。市文化部门始终高度重视“元旦”、“五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的文艺活动。市文化广场除每个周末组织开展小型演出外,每年还组织大型文艺晚会近20场。市粤剧团每年演出200多场次;电影公司每年放映8900多场次;木偶白戏每年演出5000多场次;真正为市民送上了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

    廉江市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重点抓好网吧和娱乐场所的整顿和治理,有效打击私彩赌博活动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净化了文化市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角已吹响,廉江市委市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文化大市奋斗目标,全力打造文化廉江,开创文化大市建设的新局面。(陈彪 陈军)

来源:廉江市广播电视台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快速搜索
 
论坛热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