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叶产业为依托 以龙头企业为载体 富民惠民奔小康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7-22
点击:
廉江讯 长山镇实施“种茶奔康”计划,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以集体(农户)为基础,以茶叶产业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集体(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尽管正处于探索、完善的过程中,但事实证明,它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党的建设的新形势,不仅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实现农民得实惠的目标,而且可以更好地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从而取得农村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效果。
湛、廉两级领导和长山镇领导在实施“种茶奔康”计划的调研和实施中发现,广大农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反映最多、最集中的一条,就是盼增收、盼发展。农村发展慢、农民增收难,同目前农村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广泛联系的“市场经济”。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在坚持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如何把千千万万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纳入整个市场体系,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如何把农民自产自销的单个产品纳入整个产业链条,从而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格局。实践证明,长山镇实施“种茶奔康”计划,通过支部抓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集体(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工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原有生产方式的弊端,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成为新形势下实现农民得实惠的重要保障。
长山镇实施“种茶奔康”计划的有益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实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找到了干部经常受教育与农民长期得实惠的连接点,加强和改进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一是彻底转变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长山镇委书记许锡有深有感触地说:“机关干部的思想达到了空前高度统一和集中,思考‘三农’、服务‘三农’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困扰长山多年的计生、殡改工作短时间内打了翻身仗。”守业垌村干部张维成谈起实施“种茶奔康”计划更是满脸笑容:“党为大伙办了实事好事,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发展意识,进一步转变了观念,破除了‘等靠要’、‘听天由命’、‘小富即安’的思想。现在打牌游玩的人不见了,大伙天天起早贪黑侍弄茶园,干得津津有味。”偏远、贫苦的长山镇在苏醒、崛起!乡道建设、水利维修,长山群众不再抵触、消极而是自觉主动,热情空前高涨。无独有偶,长山镇实施“种茶奔康”计划“活”了长山干群的头脑,“勤”了长山干群的手脚,丢弃多年的农田边角、荒坡山岭,如今被长山人争着抢着种上了优质红橙。
二是因地制宜,找到了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有效抓手,实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长山多年扶贫成效不显著,一是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未得到彻底转变;二是扶贫项目和机制未能与当地实际有机结合。长山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和“种茶奔康”计划使上述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湛、廉两级领导和长山镇领导广泛调研,结合长山地域、资源、气候优势和当地群众种养习惯与经验,突出种茶优势,很快达成共识和自觉行动,改变了过去存在的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实现了农村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对接共振,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上,更体现在统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能力上。面对这种要求,长山镇委镇政府在湛、廉两级领导的指导下,切实从对农民具体生产活动的直接指挥中解脱出来。由直接决策变为出谋划策,由直接指挥变为引导服务,由直接创办经济实体变为创造生产发展条件和环境,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进一步转变了工作重心,站到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沿,带领农民群众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掌握了示范引导、提供服务、说服教育的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主动权,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农村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三是把党组织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同农业龙头企业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找准了镇级发展经济的切入点,使农业产业化逐步升级,让农业龙头企业直接扎根农村,实现龙头企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本优势与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的有效对接。同时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始终坚持服务农民群众的发展方向。坚持不得搞强迫命令,不得违背大多数农户的意愿,不得低于市场价格压价压级,不得向农户摊派费用,不得随意违反与农户签订的有关协议,以保证决不坑农、害农。
四是党员干部带头,榜样示范,以点促面效果显著。同时,党员干部发展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的浓厚,为长山振兴奠定了良好的软环境。
五是通过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心思和干劲引导到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上来,促进了农村社会安定。同时,长山人群情激昂的释放,带来了长山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变化,为长山的发展创下了良好的硬环境。仅2003年,该镇多方筹资(政府投资、外出老板带资、群众捐资)400多万元,修建乡道54.1公里,其中铺沥青21.5公里。
六是种茶产业效应带来投资、开发热。目前,一些在外发展的老板纷纷来长山投资包山种茶,还掀起了一股种红橙、速生桉热潮。截止去年底,全镇新种红橙近4000亩;林家爵、郑大焕等老板返乡投资种植速生桉都超过千亩,大头竹、高山等自然村新植速生桉也超过千亩,全镇新种速生桉达19500亩。
长山镇在农村推行通过支部抓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集体(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工作模式的过程中,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等有效做法,对我市深入开展“四看四想四促进”活动,实施“两创三推动四帮助”有着积极的作用。 (樊开发 劳春林 揭英隆 李一峰 陈炼 )
来源:南方农村报廉江新闻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