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2-17
点击:
农业生产,它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当今又发展了加工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得到的是以粮食和肉食为主的食物及其产品。粮食生产是农业基础,是安天下的大事。古人曾告诉人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说明粮食是宝中之宝。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除了米饭面食等主食外,还少不了肉、鱼、蛋类 。
农民增收奔小康,少不了畜牧业。现在的农业生产结构中,畜牧业的商品值已达50%以上。农民已打破过去的“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为油盐”的小农经济观念,大力发展产业化畜牧业,使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奔小康的支柱产业。现在农民要用钱,养猪养鸡养鸭赚大钱。农业发达的国家,畜牧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丹麦、荷兰占80%以上,美国、新西兰占70%以上,但我国只占30%,我市占21%,相差甚远。我市是农业大市,畜牧业是上连种植业,下追加工业的“中轴”产业,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稳市,畜牧业是最具有牵动力和推动力的主导产业。因为,发展畜牧业有很多有利方面,第一,发展畜牧业起步不需要很多资金,而它的发展可达几倍、十几倍、数十倍甚至更快。因此,在目前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步伐很符合我市实际。第二,我市饲料资源特别丰富,除人类吃的食物、人工生产的颗粒饲料外,野生树叶、杂草、各种秸秆均可作畜牧饲料。第三,畜牧业发展了,有机肥料必然增多,土壤肥沃,农业产量必然提高。第四,畜牧业发展了,会大大改善人的食物结构,节省粮食,提高人口素质。第五,畜产品的皮、毛、骨等可为工业提供原料,促进工业的发展。第六,发展畜牧业场地容易解决,可充分利用空间,搞立体农业。第七,我市劳力充裕,发展畜牧业是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千家万户奔小康的必由之路。第八,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自下而上地在种苗、饲料、药物、疫病防治、产品购销等方面健全了服务组织。第九,从供求关系来看,发展畜牧业还大有潜力,市场容量大。世界上不同国家人均肉类占有量各不相同,丹麦363.48公斤,美国11O.3公斤,我国才50多公斤,我市63.8公斤;蛋类人均占有量美国27公斤,我国16公斤,我市才3.2公斤。从这两项数字来看,差距较大,因此,发展畜牧业大有可为。
我国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中心任务。由于畜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业链长,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应以畜牧业作为突破口,把畜牧业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努力增加投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采取得力有效措施,真抓实干,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力争在五年内将我市畜牧业总产值提高到占农业总产值的30%和农民收入40%长自畜牧业,引导农民走上发展畜牧业致富的道路。 (市畜牧局 赖坤文)
来源:南方农村报廉江新闻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