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骨头 “肯”服务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1-17
点击:
压力变动力,黄旗变红旗
龙湾镇在2000年由于殡葬工作不得力,拿了全市仅有的3面黄旗的一面,被列为殡改后进镇。该镇领导班子成员不气馁,知耻而后勇,于2001年初制订了详细的“雷打不变”的实施细则,对包点的市、镇干部和村干部都“定” 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如果哪个包点责任区出现偷葬的,不但要追究挂点的市、镇、干部和村干部的责任,给予纪律处分的同时,还要坚决挖出偷葬尸体进行火葬,给丧主以经济处罚。殡改工作毫不含糊的一项项地全落到实处。至此,该镇在2001、2002、2003年度连续三年领回市里的殡改红旗。
“啃骨头”殡改工作细致入微
殡改工作是一项习俗和思想观念的改革。土葬这几千年的陋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从根源根除的,龙湾镇从群众的思想上找突破口,像蚂蚁“啃骨头”一样,有耐力去做细致。2001、2002年每年都投资两万多元,制作横幅、立宣传栏和用各种媒体等有效的手段对群众进行宣传,对偷葬户办班学习,一个个地“啃”思想“硬骨头”,有的为其办班长达20多天,直到做通为止。细心的“攻心”战术,使“顽固户”逐个转变了观念,2001年洋下村委会伍某的父亲病故后偷葬。这位群众思想非常传统,不管镇和殡改干部如何做工作,他就是不肯道出偷葬地点,镇干部整整为其办了20多天的班。期间,伍某感冒发烧了,殡改干部和村干部从自己的腰包掏钱找来医生给他打针喂药,伍某家人送饭不及时,殡改干部到饭堂里打饭来给他吃,殡改干部的说服和教育和实际行动终于感动了丧主,使其主动起尸火化。该镇殡改中队的三人,不兼任其他任何工作,使其专心于殡改。
优质服务感化群众的心
殡改中队的三人一条龙服务,感化了丧主,殡改中队只要获悉有人病故,就马上到丧主家帮助料理后事。对无钱的丧主,帮助筹款,甚至亲自带领丧主到信用社贷款。龙湾村委会的支部书记方富艺去年亲自出面为5家有困难的丧主到信用社贷款或朋友处借钱处理了后事。对火化有抵触的情绪不愿亲去火葬场的丧主,殡改中队的同志就从火葬场将死者的骨灰亲自送到丧主家。如果殡仪车任务多,不能及时赶到丧主家,中队人员不管多忙,也要在丧主家等待车辆,并帮助做好后事工作。为减轻丧主的经济负担,中队长杨忠亲自骑摩托车赶到几十里外的殡仪馆帮助领纸棺,杨忠也成为了丧主的真正朋友。目前,龙湾镇的殡改工作已走上良性的轨道,群众能自觉地响应国家的政策,丧主会主动找民政部门要求火化。很多群众说,殡葬改革节约土地,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张立华)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