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热门关键字:  廉江抢劫案  廉江市塘蓬中学  廉江  陈吴  我乐网
当前位置 :| 廉江新闻>廉江新闻>

今日“白马”变“骏马”

来源: 作者: 时间:2001-06-12 点击:

    ——青平镇白马岭村发展侧记

    荔枝飘香时节,记者来到革命老区村庄青平镇白马岭村。走进村头,只见漫山遍野的果园处处欢声笑语,村民们正将一筐筐刚摘下来的优质荔枝送往设在村边的一个水果收购点,一派繁忙的景象。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也曾是一片贫穷的土地。白马岭村曾有过一段光荣的革命史,该村曾三次英勇抗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过巨大的牺牲和贡献。1945年农历12月24日,一支革命游击队驻进白马岭村。傍晚时分,跟踪而来的国民党反动派悄悄地把村子包围起来。前往长山和广西文林一带侦探敌情的白马岭村民廖洪传、廖福立等人还来不及赶回村报告,激烈的战斗就打响了,由于敌人有备而来,敌众我寡,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情势十分危急。急中生智的村民廖福光用大刀砍断后墙的窗柱,趁着夜色掩护和带领游击队突围。敌人进村后找不到游击队,便把白马岭村的禽畜和值钱的东西全部洗劫一空,村民只好以野菜和木薯充饥。1946年,先后又有两支革命部队进驻白马岭,在村里与敌人展开了两场激战,利用有利地形与敌人周旋。由于得到白马岭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极大掩护,我军避免了较大伤亡,并顺利撤退。当年,白马岭村的廖井生、廖铭、廖福行三兄弟毅然加入革命行列,随军南征北战。三次战斗,使白马岭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却换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白马岭村人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同时也使他们深深地感悟到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让他们倍加珍惜。

    白马岭村现有56户288人,是青平镇一个偏远的小自然村,既是革命老区村庄,又是库区移民村庄。过去,人们一提起白马岭,就会联想到贫苦。早在40多年前,白马岭群众因国家需要修建长青水库而献出了所有可耕作的农田,再一次服从大局作出了很大的牺牲。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村民无田可耕,生活主要靠政府救济,经济发展无从谈起。但贫困并没有吓倒坚强的白马岭村人,他们一直在苦苦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青平镇掀起大规模种植红橙的热潮。自力更生的白马岭人种出的红橙名声大噪,红极一时,陈慕华、林若等中央、省和地方的领导人都纷纷前来参观,对革命老区和移民村庄艰苦创业的精神给于充分肯定。

    听村里人介绍,白马岭走耕山种果之路是斗争斗出来的。那年,长青办水果场,大力发展红橙。当时,附近的大小村庄纷纷归入果场管理,享受较优惠的待遇,偏离场部较远的白马岭村却被拒之门外。村干部多次上门请求无果,天生好胜的白马岭人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水果场不让进,我们白马岭村也可以种果,而且要种得更好。”当年的老村长廖承玉在动员大会上斩钉截铁地说。在廖承玉的多次动员下,白马岭人走上了耕山种果这条漫长而曲折的创业之路。

    后来,由于受黄龙病的袭击,曾一度以种红橙出名的白马岭人再一次陷入了创业的低谷。山不转水转,白马岭人审时度势及时转产,白马岭人在村西南面的荒岭上再次拉开了拓荒种果的大幕。他们以惊人毅力和胆识,贷款3万多元把300多亩荒山开发种上了龙眼,其后两年又相继种上了荔枝100亩和芒果200亩。现在龙眼和荔枝成了白马岭人的主导产业。现任村长兼村委会干部廖锡平对记者说,现在白马岭村家家都有果园、户户都有摩托车,绝大部分村民都住上改厕的楼房,全村都用上了自来水,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去年,该村仅种植龙眼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1600多元,全年上缴水果特税3万多元,昨日靠救济的贫困村变成了今天的纳税大户,这是一个翻天复地的变化,白马岭村人终于挺直了腰杆,从此不再贫困。(罗章  余青  王日增)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快速搜索
 
论坛热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