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仔推广农业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
来源:
作者:
时间:2001-01-04
点击:
廉江讯 营仔镇自1998年被列入我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后,依靠科技兴农,大搞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三高”农业,积极推广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镇两年多来共投入资金266.9万元,完成土方5万立方米,石方0.71万立方米,混凝土0.47万立方米,开挖疏通渠道35条50公里,基本完成了灌溉设施建设。同时还改良土壤5500亩,良种基地55亩、2000年早稻示范推广技术面积10000亩。
营仔镇地处北部湾,九洲江下游,是一个拥有8万多人口的农业大镇。该镇由于地理环境恶劣,过去曾留传“十年九旱”的说法,特别是围田片,耕地有的长期受浸,有的长年受旱,农业生产经常歉收,每造平均亩产不到250公斤,农民多年来只种植两造水稻,不再种植其他经济作物。1998年,该镇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省农业厅审批,计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18000亩,并列入国家农业推广示范试点之一。为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项目计划任务,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并实行分组包干负责。同时,积极做好群众宣传发动工作,按照“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动员群众集资或以资代劳,解决资金问题。经过两年来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工程项目。
该镇通过农业推广示范区的建设,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能力,增加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据统计,全镇经过农业综合开发改造节水工程后,共增加灌溉面积2000亩,改善灌溉面积8500亩,改善排灌面积2500亩。另外,通过配套增肥改土,推广良种良法等综合措施,预计每亩可增收150公斤以上,全镇一年可增收稻谷150公斤以上,全镇一年可增收稻谷195万公斤,优质谷占100%。还可扩大冬种外运菜9000亩,使该镇从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转变。如地处围田片西边的黎头沙村支渠长约1.2公里,负担灌溉面积200多亩,由于渠道低矮,涵洞崩塌,水渠流失严重,导致该村1000多亩耕地要长期戽水才能完成耕种。经过村民大力整治后,终于解决了农户长期戽水的老大难问题。2000年春种,该村渠道发生了效益,早造比往年提前10多天播种,晚造收割后还种植辣椒、番茄等外运菜,增加了农户收入,群众对此十分满意。同时,通过水路综合治理既提高了用水率,又使道路畅通无阻,起到一举二得的作用,在项目区内基本达到渠相连、路能通、旱能灌,涝能排的良好局面。
尝到甜头后,该镇明年计划再投入120万元搞农业综合开发,推广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温鹏 陈进湖 张泽箭)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