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破关彰显“廉江力量”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11-30
点击:
碧海银沙网讯 奋力攻坚,奋力突围,奋力崛起。
曾唱着“田园牧歌”的廉江在突围的征途上,擂响了“争当县域经济排头兵,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鼓。如今,廉江正以蓬勃向上的新姿引人瞩目,今年GDP将突破100亿元大关,率先突围。
廉江是广东的“西大门”,改革开放以来,160多万勤劳智慧的廉江人民奋力开拓,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廉江差距依然较大,仍无法打破“大农业、小工业、穷财政”的格局。从1991年至2001年,廉江市GDP年均递增8.8%,比湛江年均增速低1.5个百分点。
发展、突围,突围、发展,廉江人民在思考、在奋斗、在冲击。几经周折,数度风雨,廉江的路,到底在哪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先后两次到廉江考察,嘱咐“要千方百计把县域经济搞上去”。
湛江市委书记徐少华多次到廉江调研,鼓励廉江干部群众燃激情、鼓实劲、争上游,争当县域经济排头兵,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区。
省、市的要求十分明确,廉江的领导干部心领神会、坚决落实。
工业为首 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的实力差距体现工业发展的差距。廉江的实力差距也恰恰体现在工业的差距上。2002年,廉江打造十里经济长廊,只有7家企业落户;民营工业园区有16家落户,但无一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
廉江市委书记陈吴、市长何鑫说,廉江要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最大潜力在工业,根本出路在工业。
激情引发了智慧,责任唤起了使命,崛起成为共识。
“我们必须树立工业为首、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把发展工业作为激活全局的突破口。”廉江干部群众迅速点燃了务实创业的激情,一场发展工业的热浪在橙乡激荡。
为了掀起创业热潮,廉江市几任领导班子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地鼓励和扶持企业发展,力促企业做大做强,力促全民创业。市委书记陈吴、市长何鑫等经常到企业现场办公,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引导企业搞创新、转机制、上项目、增后劲。
今年4月10日,该市领导陈吴、何鑫等到安铺镇对廉江一品木业有限公司、湛江大鑫酒精厂两家企业遗留问题进行协商调解,经反复做工作,并实地察看,最后综合双方意见和要求作出处理意见,促成双方达成共识,握手言和,互签了协议,拖了近4年的问题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廉江市各级领导干部还努力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形成以商引商、市镇联动招商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该市项目引进开始从“大小通吃”转向“两高两低”。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高科技、高税收、低能耗和低污染的“两高”和“两低”工业项目,则大力引进。
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有特色,则城市品牌鲜明;产业面向未来,则城市动力澎湃。经过精心培育,廉江现已形成家电、木制家具、陶瓷和农水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集群,拥有绿色食品9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2个、广东省名牌产品7个、国家免检产品9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其中省著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分别占湛江总数的1/4和1/3,有28家企业冠省名。作为“中国电饭锅之乡”,廉江的电饭锅产销量占全国的3成,家具、陶瓷更是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组织生产。
石岭经济带也迅速崛起。从开发区到石岭沿途10公里,目前已落户企业24家,已投产的2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家,广东强力集团、昌发家具、华森林业、玻璃陶瓷均落户在这一经济走廊。
县域经济薄弱在镇,突破口也在镇。今年,该市出台了新的财政奖励机制,千方百计调动乡镇、街道和国有农林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形成镇镇抓工业,镇镇上项目的良好态势。今年1-10月,廉江共新上规模以上工业项目19个,其中镇级新上14个,至此,全市21个镇、街道全部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廉江还在建设粤西城镇群中心的总体布局中,准确把握历史方位,擦亮安铺古镇,努力将安铺打造成为廉江第二个经济文化中心。
廉江激活镇办工业的一着妙棋一时成为周边县市瞩目的焦点。预计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将可达110亿元。
建设山水廉城 积蓄发展内力
廉江背靠塘山岭,北拥鹤地水库,西吸九洲江,南挽廉江河,山青水秀,品位独特。
曾几何时,廉城却被10多条烟囱包围了。自上世纪90年代,廉江市建成了南北大道、罗州大道后,城市建设基本没有什么“大动作”了。城市维护费也杯水车薪,仅冬季城市花木洒水费都不到1万元。
“什么地方都变了,只有回到廉江才认得到路。”这句话出自台湾商人之口。一段时期,这句近似调侃的话也挂在廉江干部群众嘴边,显得一丝苦涩和无奈。
廉江市委书记陈吴、市长何鑫等陷入了深思。下基层、访企业、走乡镇、召开论证会。他们开展一系列调查研讨活动。
经过酝酿,廉江市领导干部达成共识:建设老百姓城市,打造山水廉城。
方向明,思路清。按照最新修编的廉江总体规划,该市疏理出工作重点:建好“城乡清洁工程”九个样板工程。作为湛江市唯一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廉江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意志、铁的措施、铁的机制”等整治“六乱”,掀起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新高潮,净化美化市容市貌。
改造五大路口,不断拉大城市框架。湛江路口、安铺路口、石岭路口、河唇路口、良垌路口是市区的五大出口,是廉城连接湛江市和各镇的主要通道。整治“五大”路口,是廉江建设“百姓城市”的“重头戏”。河唇路口一度被市民认为是廉城的一大“癌症”,道路狡窄,乱搭乱建的现象非常严重,像一道“关卡”限制廉城向北拓展。考虑到河唇路口整治的难度,原本考虑整治好四大出口后,再集中“火力”打歼灭战。今年5月份,他们借“城乡清洁工程”之机,把整治时间提前,与安铺路口的整治同步进行。目前拆迁工作已基本结束,进入路面铺设阶段。
建设“一河两岸”工程,改善城市综合环境。廉江河段全长5600多米,整治工程面积广、涉及单位多,廉江市决定投资400多万元拆除两岸规划线内建筑物60多间。目前,已确定了拆迁方案,预计明年10月底完工。
全力推进村道、县道、省道建设。廉江人民盼望多年的廉坡线,已全线动工。廉石线、廉坡线、遂六线三条大动脉的建设,将打通城市经脉,拓展城区“井”字骨架;目前市内“一小时交通圈”逐渐形成。
调整“十里长廊”规划,因长廊长达十里,发展工业,污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难以解决,同时离城区太近,必然影响廉城的环境,遂重新修编,定位为发展商业和房地产业,以体育中心为中央,建设廉城未来的中央商务区。现投资3200多万元,占地18.7万平方米体育中心已建成。
城区框架拓展了,功能完善了,发展内力越积越浓厚,吸引力、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也越来越强了。廉江一个山水城市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黄康生 宣 明 郑基雄)
来源:碧海银沙网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