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春色竞芳华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03-02
点击:
硬底化环村道平坦光洁,立体化花木群夹道排列,集群式猪牛舍整洁美观。田间地头,各式花木争奇斗艳,生机盎然;农家院内,小楼典雅大气……昨日上午,置身廉江市河唇镇新屋仔村,市委书记徐少华对这条花木生产专业村坚持生产发展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做法大加赞赏:“新屋仔村的做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一致,党员和村干部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全体村民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生产、美化庭园生态环境、完善公共村场设施等方面上了新台阶,这样的村在全国都不落后!”
花木种植与庭园建设“齐步走”
新屋仔村共有620户3800位村民,已有20多年花木种植历史,是河唇镇最大的一条花木专业村。过去,因村道狭窄、污水横流且缺乏活动娱乐场所,村中的花木销售受到制约,村风一度较差,曾是当地的“后进村”。为追赶兄弟村庄的创建步伐,该村自去年5月份换届选举后着手构建生态文明村。6月,该村在河唇镇规划部门的指导下完成了村落规划,先后召开13次群众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并选派280多名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主动拆除了村中旧祠堂,代之以300多平方米、收有3000多套图书和报刊的文化室,以此打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炮。
“要利用好大面积种植花木的优势,走生产、生态循环发展的路子。”徐少华去年9月13日到村调研时提出的要求犹如一声号令,激发了村民的创建热情。
全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逐渐明晰:以建设园林式生态文明村为目标,立足于发挥自身优势和对旧村场的改造,坚持生产发展与生态建设并重、家庭庭园建设与公共村场建设并重。自当月起,该村2300多名在家村民主动捐款、投劳,仅用1个多月的时间便拆除旧屋、猪栏、牛舍900多间,搬迁花木20亩、1.8万多株,铺设了水泥硬底化村道6公里,新建了集群式猪舍30间。
半年多来,该村花木种植面积已达2800亩、比原先扩容近60%;大型货车可直达田头,各类花木销路畅通,户年均增收预计可达7万元。村民们竞相购砖买瓦、植树种花,将村道角落、宅前屋后装扮一新。
党员干部与群众手挽手
路通财通,村美人乐。日渐富庶、文明的村民们不会忘记,是村官、党员们带头拆旧建新、坚守一线的榜样作用,激发了全村生态庭园和公共村场的建设热潮。
环村而行,不少住户门前“我是共产党员”的铭牌引人注目。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的47名共产党员去年9月以来自亮身份、争当“排头兵”。村民们至今仍传颂着两个感人的小故事:得知自家部分房屋正处规划线上时,64岁老党员黄广华一句“我是共产党员,我带头”,便带着家人主动拆除旧屋,为村道“让路”。随后,他还带头种下杨桃、荔枝等果树扮靓农家小院;村民小组组长黄祖流去年10月间曾遭车祸、下肢骨折,正常要3到5个月的休养才可出院。但52岁的他在第8天时硬“逼”着家人将其接回村中,坐着轮椅指挥村道建设。身体康复之后,他还主动走访部分村民家中做工作,与村中4名不良嗜好者同吃同住同劳动,引导他们革除恶习、投身村中创建洪流。
“向村干部、党员看齐!”榜样的力量震撼了村民们,全村生态庭园和文化楼等公共村场建设广泛开展。他们盖起了2幢文化楼,建好了1个灯光球场,还创造性地开展了生态文明户评选和家庭庭园园艺建设比赛,争先恐后地建设着美好家园。今年春节期间,全村45个家庭将自家的庭园美景拍成照片张贴在村中展板“打擂”,吸引其他村民踊跃投票。在一等奖得主黄锡兴家的院子里,小喷泉、微型假山、各类果树错落有致,一派富丽景象。
争创“国字号”生态文明村
“现在路通了、花木红火了,我们正在开垦村旁的1000多亩山地种植花木,村里的排污管道和绿化设施也要在近段时间内添设。到时,我们要向省级、国家级生态文明村的目标冲刺。”提起发展远景,村民黄焕贵一脸自信。
记者临走时,78岁村民黄乃元撰写的一幅对联“国家免税沐党恩,农村生态气象新”在春阳的照耀下格外醒目!(王启明 汪良波)
来源:湛江日报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