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做好“廉”文章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01-25
点击:
编者按
2005年,廉江市被定为省反腐倡廉教育进农村的示范点。在省反腐倡廉教育示范点启动仪式上,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梁万里要求,一定要调动各方力量全力以赴认真抓好示范点工作,力争搞出我们的特色,决不辜负省纪委对我们的厚望。一年来,廉江市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在“廉”字上做文章,坚持做到“四个创新”,把反腐倡廉教育进农村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取得了较好成效。去年7月份,在广东省纪委召开的全省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动员暨示范点现场会上,廉江市作了经验介绍,得到了省纪委领导和与会人员的一致肯定。最近,《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头条报道广东廉政文化建设时,特别介绍了该市反腐倡廉教育进农村的经验和做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作出“中纪委表扬我们,我们应再接再厉,把党风廉政建设搞得更好”的批示,湛江市委书记徐少华也作出批示:“将廉江经验推广至各县(市、区),扎扎实实搞好全市党风廉政建设。”
为落实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在此,我们推出廉江示范点的做法和经验,供各地各单位学习借鉴。
廉江“廉”字当先。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进农村示范活动中,廉江市因地制宜地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教育活动,使廉江大地沐浴着一股廉洁新风。
一、整合资源奏“廉”曲
过去开展反腐倡廉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是阶段性教育,主要面对领导干部,教育面较窄。在反腐倡廉教育进农村活动中,廉江市在“正本清源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倡廉反腐促发展繁荣美好廉江”的理念指引下,创新工作思路,扩展教育对象,坚持以科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同时将教育的覆盖面延伸至全党全社会。通过整合社会各方力量,调动群众积极性,借助企业、民间资源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发动群众组织文艺宣传队,传播廉洁文化;引导外出经商办企业的老板资助家乡廉洁文化建设;与机关单位和企业联合搞廉政公益广告;发掘各方面艺术人才协助开展教育活动等等,从而较好地缓解人员和经费不足等问题。这样通过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把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变纪委“独唱”,为依靠各方力量演奏“大合唱”。
该市从实际出发,创新教育机制,改进教育方式,由过去的重政治说教,关门搞教育,改进为以人为本,开门搞教育。建立互动机制,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党员干部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和谈心制度后,全市共有3445人次参与了谈心,加强了领导与党员干部之间的交心通气与平等教育。全市各基层单位、村党支部领导纷纷签订《廉洁从政承诺书》1200多份,承诺做到“六个自觉”,开展以“人民满意的勤廉村官”和“廉洁和睦家庭”评选活动,进行示范教育。各镇、村组织召开村民座谈会,围绕“建设廉洁和谐农村”的主题展开讨论,加强干群互动。同时结合村委换届选举开好村民大会,开展民主、法制、纪律教育。结合固本强基工程,制定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1600多项,为群众办好事实事6700多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3586个,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在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引导设立“村民论坛”,让村长及村中德高望重的人士定期开设讲座,组织村民讨论时政和村风建设,增强与村民之间的互动,用廉政文化占领农村舆论阵地。
二、长者督“廉”谱新篇
为建立长效机制,在农村开展经常性的廉政教育,该市纪委的引导下,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纷纷争当“廉洁文化宣传员和廉政监督员”,成为一支永不走的“村纪委书记”队伍。据统计,全市共聘有这样的“村纪委书记”11000多名。利用这支在当地享有威望的“特别队伍”,开展廉洁文化宣传和廉政监督,使农村廉洁教育效果更为显著。新民镇塘底村村民小组长邓森被聘为“村纪委书记”后,积极带领村民搞好村廉正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建设,创设了深受群众欢迎的“村民论坛”。青平镇那里坡村村民曹某被聘为廉政宣传、监督员后,揭露了村干部曹某某挪用渝湛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款的问题,经镇纪委调查,及时追回了被挪用的征地款17万多元,群众无不拍手叫好。目前全市共聘请“村纪委书记”11000多人。
三、古谚新唱添“廉”韵
注意发掘农村传统文化,去粗取精,改造创新,对党员和群众进行教育,这是廉江市反腐倡廉教育的又一举措。该市以“倡导廉洁风尚,建设和谐农村”为主线,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创新教育内容,力避生硬的政治教条,力求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发动党员和群众收集整理富含哲理的民谚俗语格言开展教育。“为人讲信用,牙齿当金使。”“为人处事两件宝,和为贵来忍为高。”“清俭为盆能聚宝,勤劳如树可摇钱。”这些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谚语格言,像绵绵春雨,滋润着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田。同时重编姓氏家训,对群众进行廉正教育。新民镇塘底村对邓氏家训进行重新整理,给原来的“忠、孝、勤、俭、睦”五字赋予新的内容,并加上一个“廉”字,然后制成字画发给邓氏村民张贴,对群众进行家训教育。村民们每每读到自己姓氏的家训,尊从与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该村外出从事建筑业的邓先生正是在家训的教育影响下,捐资、带资200多万元用于家乡生态文明村和廉正文化建设,在当地传为美谈。 此外发掘利用姓氏名人、历史清官开展教育。如新民塘底村挖掘历史上的邓氏名人,用他们的事迹对村民进行榜样教育。安铺镇急水村委将历史上的六名清官的事迹,浓缩制成牌匾立放于村委门前的树荫下,让干部群众在劳作之余学习借鉴。
四、倡“廉”载体创特色
因地制宜,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这是廉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进农村活动中又一突出的特色。
——开展地方特色文艺活动。通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白戏、歌舞演出等,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娱乐之中受到廉洁文化熏陶。“五一”节该市举办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廉洁和谐廉江”为主题的大型诗歌音乐晚会,将现代音乐舞蹈、诗歌朗诵与民间传统快板、客家戏曲、地方说唱等有机结合起来,整台晚会气势磅礴,高潮迭起,吸引了四万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观看,赢得了阵阵掌声。还有安铺镇及新民镇塘底村等地群众,自发组建“曲艺社”,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八音”表演、曲艺演出宣传廉洁文化。良垌镇以“舞鹰雄”、营仔镇以木偶白戏等形式歌颂正气,推进村风民风建设。
——巧借民间传统节日舞台。该市注意挖掘传统节日中的廉正文化,巧借舞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清明节期间,该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纪念烈士活动。端午节,利用民间赛龙舟习俗的影响力,将缅怀民族精神巨人屈原,与弘扬正气、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在安铺镇举办“清廉杯”龙舟赛,大造廉正文化文章,吸引了粤桂边近10万名群众观看。精彩的比赛、富含哲理的廉正警句宣传以及浓浓的风土人情,让群众真正饱享了一顿廉正文化大餐。许多观众都说:“今年安铺龙舟赛体现廉正文化特色,很有教育意义。”
——巧用农村景物,借题发挥。如在农村新修好的饮水工程边、水井旁树立“饮水当思源,幸福不忘本”的石碑;在竹木花草旁插上“高风亮节”、“同心榕”、“正直椰”等字牌;以牛、羊、鸡等动物为对象配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跪乳能知报母情”、“昂首扬冠歌正气”等内容制作瓷片画,粘贴在村中居家外墙,让群众触景生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制作廉正公益广告、温馨提示牌和宣传字画。在镇、村委办公场所,在村口、路边等地方,设立图文并茂的廉正公益广告、温馨提示牌、瓷片画等,营造一种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既可对干部群众进行长期的潜移默化教育,又成为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安铺镇在九洲江大桥头以龙舟赛为背景,制作“协力齐心倡廉洁,同舟共济构和谐”的大型廉正公益广告,吸引了许多群众前来照相留影。目前,全市共制作大型廉正公益广告50多幅,各种温馨提示牌300多块。同时,印制了2万多幅廉正字画发给村(居)民张贴。群众喜请“清官”入家门,天天接受“清官”的教诲。 (宣明 麦树)
来源:市委新闻科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