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热门关键字:  廉江抢劫案  廉江市塘蓬中学  廉江  陈吴  我乐网
当前位置 :| 廉江新闻>廉江新闻>

和寮人打工创业气候初成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7-04 点击:

    廉江讯 和寮镇每年有6000余人到珠三角等地务工,该项收入年均400万元。难得的是,不少人的观念随经济发展而更新,把握好机会,形成打工创业的良好气候。今年以来,固本强基工作队因势利导,让山区人对外出打工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开拓更广阔的谋生发展空间。
打工,谋生存也谋发展
    
    莫世伟是和寮镇塘肚村委会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在深圳打工。曾有一段时间,因产品销路不通,他所在的厂已经快要破产。当时,他的工友已经差不多走光,但莫世伟没有走,他看出一种潜在的市场。他出去推销产品,连车费都自己垫上。他以推销为渠道,在工作中学习,他“与厂共命运”,用半年的时间帮助公司度过了难关。公司走上正轨以后,老板把他送到日本学习经营管理。两年后回到厂里,他就走上主要领导岗位。他在厂里注意吸收、培训人才,并放手使用,使不少家乡人学到一门技术,并有较好的收入。
    
    和寮还有一批这样的人,他们在学校打下基础,在实践中学到专业知识。然后,从普通的打工者成长为企业的骨干,有人还办了自己的公司。
    
    把握机会,为家乡发展创造条件
    
    河木冲黄光顺在深圳一个针织厂工作,2003年,他说服老板,把厂的一部分资产拉回来,在和寮开设一个分厂,用另一种渠道服务家乡。他们开始在和寮西街租屋子开工,现在,已经在牛圩边建好厂房,把机器拉到新厂生产。这个分厂有三十多工人,黄光顺专门派一个师傅来培训,工人对技术掌握得比较好,收入比较高。
    
    西冲一个俗名叫阿五的青年在东莞一个菜场打工,2003年,他向老板辞工,出去搞菜种批发。老板舍不得个人才流失,但见他主意已定,便给予大力支持:给他三万元做启动资金,说如果到时不够,还可以继续支持;随时欢迎他回来,回来还可以坐最好的位子。后来,他办起了公司,创造五十多个就业岗位。此外,还无偿送菜种回和寮,让乡亲们种植,由他的公司负责收购。现在,和寮已经种了三十多亩,效益比较好。西冲吴锦贵在番禺管理一个菜场,吸收和寮近百人在那里打工。他的菜场用土杂肥种菜,负责收和寮牛圩的牛粪,让和寮多一条生财路子。
    
    打工起家,一人培养12个老板
    
    该镇的横江坡村原先很穷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该村杨培云到海南一个农场打工。他从割胶开始,学技术,学做人,逐渐成为一个技术好手。后来,他又学习了经营门路,把那个农场的橡胶都承包下来,回村找人去培训,让这些人负责割胶。再后来,他负责加工、经销橡胶产品,生意越做越大。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在海南、化州、广西都有自己的农场,安排了横江坡及附近村300多人就业。当初跟他割胶的三十多个人中,有12个人也成了老板,并且全都做橡胶生意。现在,横江坡村人的部分亲戚也跟着做这种生意。
    
    现在,该村楼房已经达70%以上,属于和寮那个扶贫镇的富裕村庄。先进性教育开展以来,工作队通过劳动站等部门提供政策服务,有计划地进行宣传、培训,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方法,对打工人员的待遇等问题给予应有的关注,使外出人员对劳动法有更深的认识。(李廷赋 曾石祥)

   
来源:廉江新闻网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快速搜索
 
论坛热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