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曾荫权率特区政府新班子宣誓就职
国家主席胡锦涛监誓
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这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的主要官员在曾荫权带领下宣誓就职。新华社记者公磊摄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今日(一日)上午率领特区政府新班子“三司十二局”成员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宣誓就职。国家主席胡锦涛监誓。根据有关规定,新任命的主要官员于今日履新。
十五位问责制主要官员以非公务员条件委任,他们包括“三司”:特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律政司司长黄仁龙以及十二位局长。
十二位局长的任命分别为:俞宗怡(女)为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为民政事务局局长;李少光为保安局局长;林瑞麟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周一岳为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家强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孙明扬为教育局局长;林郑月娥(女)为发展局局长;马时亨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郑汝桦(女)为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建宗为劳工及福利局局长;邱腾华为环境局局长。
胡锦涛:深深怀念邓小平 向江泽民表示崇高敬意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上讲话时表示,此时此刻,我们不禁回忆起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进程。我们要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直接指导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为祖国和平统一开辟了崭新道路的邓小平先生,表示深深的怀念!向为实现香港顺利交接、平稳过渡和成功落实“一国两制”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的江泽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胡锦涛总结一国两制十年实践中四点宝贵经验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7月1日上午举行。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对于我们正在从事的“一国两制”事业来说,这10年具有前无古人的开创性意义。10年来,我们在实践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四点。
胡锦涛强调,第一,坚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主体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回归祖国后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行高度自治。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这一方针。
“一国两制”是完整的概念。“一国”是“两制”的前提,没有“一国”就没有“两制”。“一国”和“两制”不能相互割裂,更不能相互对立。“一国”就是要维护中央依法享有的权力,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安全。“两制”就是要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只有把以上两个方面都落到实处,“一国两制”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给香港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第二,坚持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法律保障,是依法治港的法律基石。要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香港的最高法律地位,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和社会组织,中央政府和内地各部门各地区的各级各类组织,香港居民和内地人民,都必须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基本法为行为准则。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于香港政治体制的规定,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只要我们遵循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有关规定,就一定能够推动香港政治体制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
第三,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香港最重要的主题,也是广大香港同胞的共同心愿。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民生才能不断改善,社会才能保持稳定,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也才能顺利发展。香港背靠祖国,面临国家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只要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广大香港同胞一心一意、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和进一步培育自身优势,加强同内地的经济合作,并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世界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大趋势,就一定能够实现香港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促进民生不断改善。中央政府将切实实施并继续采取有利于促进香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完善合作机制,努力使内地同香港的合作更加富有成效。
第四,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香港保持良好营商环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符合广大香港同胞的根本利益。香港社会各阶层、各界别利益多元、诉求多样,但绝大多数香港民众都坚持爱国爱港立场,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香港各界人士应该紧密团结起来,积极促进一切有利于香港同胞福祉和国家根本利益的事,坚决反对一切有损于香港同胞福祉和国家根本利益的事。只要香港各界人士秉持讲大局、讲团结、讲包容的社会共识,始终以香港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理性沟通,求同存异,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和弥合不了的分歧,就一定能够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