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公司工作人员用包检测屏蔽门的安全性。
方谦华 摄
前日下午,上海地铁一号线站台上,一名男乘客上车时未能挤进车厢,被夹在屏蔽门和已开动的列车之间,坠落隧道当场死亡(详见南方都市报昨日A15版)。此后网友们对地铁设备提出质疑,认为关门顺序及感应器可能是引发惨剧的原因。那么,广州、深圳的地铁安全措施又如何?能否杜绝类似事故隐患?
广州地铁:软灯管防爬板防“夹”
“看见那排竖行的黄色灯光了吗?只要有人被夹在屏蔽门或列车门以及屏蔽门和列车门之间,黄色灯光就会被挡住,司机就不会开车。”为防止乘客被夹,广州地铁线路在全国率先安装了软灯管和防爬板,让乘客在两门夹板间无处立脚,从而杜绝隐患。广州地铁公司同时强调,乘客一定要有安全意识,关门灯闪时切不可抢上抢下。
全国领先:
因有人被夹研发软灯管
广州地铁运营总部副总经理胡文伟介绍,从运营安全考虑,在设计上车站站台的屏蔽门和列车之间必须要留有一定空间。广州地铁一至四号线的屏蔽门与列车车门的空隙在20—25厘米之间(因为车型不同),该宽度可以容下一个较瘦的人。由此,若乘客来不及上车,退出屏蔽门时就会被夹在中间。2004年就有一位女乘客在广州地铁二号线被夹。由于女乘客身材消瘦,且双手抓住了屏蔽门中间的槽柱,所幸没有发生伤亡。此事件后,广州地铁立即自主研发了屏蔽门站台软灯管,在屏蔽门尾端立柱外侧加装软灯管,2004年11月投入使用。列车驾驶员可清楚地瞭望到屏蔽门与车门之间的间隙情况,有效地防止了屏蔽门夹人事件的再次发生。目前,广州地铁线网各站台屏蔽门均已安装软灯管。四号线上的屏蔽门还安装了防爬板,为保障乘客安全多了一道安全屏障。
万一被夹:
车内站台可按紧急按钮
万一乘客被夹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列车内的乘客可拉动位于车内靠近门上方的紧急解锁装置停车按钮,列车将不能启动。站台上的乘客也可按动站台紧急按钮,阻止列车启动。但广州地铁运营总部副总经理胡文伟强调,非紧急情况下使用该按钮将按地铁管理条例处以2000元罚款。倘若被屏蔽门夹住,屏蔽门会因遇到20×30毫米以上物体的阻碍而自动弹开一定的宽度,被夹者可乘机挣脱出来。
屏蔽门在第二次夹紧时会加大力度,若第二次仍关不上,屏蔽门将自动停止关闭,只有通过工作人员的手动模式才能将门合上。另外,在屏蔽门中间还有一个绿色扇形的按钮,当人被夹在车门与屏蔽门之间时,可迅速按动扇形按钮,用力拉开屏蔽门。
文明乘车:
警示灯闪后莫强行上车
地铁公司强调,要避免事故的发生,乘客的安全意识最为关键。
广州地铁万胜围站的站务员告诉记者,在乘地铁高峰时段,站台工作人员发现拥堵现象后,会即时上前进行疏解劝导,以免发生意外事件。他提醒乘客,在警示灯闪烁后不要再强行上车,搭乘地铁时一定要排队等候,先下后上,切勿拿生命作赌注来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