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泗水玫瑰鱼也面临灭绝危险


新快报9月14日报道
也许你从未见过它们,它们就已经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日前发布了《2007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全球目前有16306种动植物面临灭绝危机,比起去年又增加了188种,占了所评估的全部物种的近40%。灭绝物种升至785种
据英国《泰晤士报》9月12日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调查了4万种动植物。根据统计,1/3的两栖动物、1/4的哺乳动物、1/8的鸟类和70%的植物被列入“极危”(CR)、“濒危”(EN)、“易危”(VU)三个级别,都属于生存“受威胁”的物种。
除了这些面临灭绝危机的物种,还有785种动植物被正式归入“灭绝”(EX)类别。此外,还有65种物种处于“野外绝灭”(EW)状态,即仅存在于人工环境下。
13物种保护级别升高
在所有被评估的物种中,有13种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化而保护级别提高,比如西非大猩猩、亚洲鳄鱼和一种响尾蛇从去年的“濒危”升级到了“极危”,生活在东北非洲的斯氏瞪羚、来自北极冻原带的红胸黑雁、埃及白兀鹫等则从“易危”升级到“濒危”。名录中唯一一个降级的是毛里求斯的回声鹦鹉,在保育人员的努力之下,这种极其稀有的鹦鹉近年的数量出现了回升,保护级别从“极危”降至了“濒危”。
人类生存离不开生物多样性
《红色名录》报告指出,物种的加速消失对人类生活有直接的影响。比如说,淡水鱼的锐减就令生活在乡村贫困地区的人民失去了食物来源和赖以维生的手段。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项目负责人简·斯马特表示:“我们的生活与生物多样性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保护物种终究是人类的生存所必需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繁衍委员会主席霍莉·达布林女士认为,要挽救濒危动植物,仅靠环境保护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公众、企业、政府和决策者共同关注和行动,以保证生物多样性在未来仍能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