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热门关键字:  廉江抢劫案  廉江市塘蓬中学  廉江  陈吴  我乐网
当前位置 :| 廉江新闻>国内走向>

报告显示中国去年贫困发生率降至2.3%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10-18 点击:
第一财经日报10月18日报道 截至2006年底,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148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3%。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昨日举行的“关注贫困,行动起来”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成为全球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使极端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仍面临三大主要挑战

  根据联合国确定的“千年发展目标”,到2015年,要实现靠每日不到1美元维生的人口比例减半;确保所有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小学教育课程;扭转环境资源的流失等八项目标。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17日发布《中国扶贫开发报告》称,根据世界银行1990~2002年的全球最新贫困数据,按照每天消费1美元的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95亿人,而全球贫困人口减少总数为2.07亿人,中国所占比例超过90%.

  而从1990年到2006年,中国减少的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70%以上。

  但同时,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当日坦言,中国的扶贫开发仍然面临着许多不容回避的挑战。

  首先是现有绝对贫困人口的2148万,加上已解决温饱但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的低收入人口的3550万,两项合计5698万,占农村总人口比重的6%,西部地区甚至高达13.7%.“贫困人口规模庞大,贫困程度依然很深。”范小建说。

  其二是剩下的贫困人口大都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及地方病高发区等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脱贫成本高,难度大,需要移民的比例上升。”

  另外新出现的一个现象是,致贫因素在日益增多。除自然风险和个人原因之外,市场风险、生态环境政策等对部分农户传统生计的冲击也造成致贫和返贫的比重日益升高。

  人力资本更需“扶贫”

  针对现有情况,范小建表示,未来三年,中国扶贫开发的目标和重点是:着力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努力完成贫困村整村推进的任务,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广播电视、有条件的地方通公路、自然村通电。进一步改善人畜饮水和医疗条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对今后的扶贫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并不是所有贫困问题都能够通过生产性开发来解决,剩下的那些绝对贫困人口往往都是最难啃的骨头,很难通过生产性开发扶贫来解决。而且由于开发性扶贫的瞄准性问题,贫困人群受益的程度有时低于当地那些非贫困人群的受益程度。

  另外,健康和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缺失,以及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缺失,已经越来越成为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

  因此,汪三贵建议,一方面今后开发式扶贫政策应更多从生产性开发转向人力资本开发,通过教育、就业培训、健康保障等措施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同时,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应在反贫困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些是消除贫困更有效的手段。”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研究员则在本报采访中提出了内容达9项的一揽子政策建议:建立发展贫困线,调整长期扶贫目标;建立合理的信贷扶贫体制及金融部门的参与方式;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市化进程,为进城流动人口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提供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扩大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劳动输出培训;改善农村医疗服务;建立合理的公共财政扶贫机制,加强反贫困中的政府治理;发挥民间组织在扶贫中的作用。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快速搜索
 
论坛热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