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孩子们在校园里做游戏。自搬进帐篷后,远程教育、观摩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无法实施,加之半个操场被“警戒”,体育课也只能让孩子们做做游戏。


新华网12月25日报道 7年前,秦巴山区的陕西省旬阳县祝家村村民集资5万元,在县政府的扶持下建成了一座两层共12间教室的教学楼。今年9月初,师生们发现教学楼各处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裂缝,仅一层走廊,由西至东出现的裂缝就长达十余米,宽度约有1厘米,二楼的老师办公室和宿舍也出现了数米长的裂缝。当地教育部门决定将学生迅速撤出危房。在无处授课的情况下,学校只好从县民政局临时借来了4顶救灾帐篷,45名一至四年级学生挤在借来的救灾帐篷里上课。
经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调查,原来祝村小学教学楼成为危房,是铁路部门正在学校教学楼下挖掘襄渝铁路复线隧道造成的。面对裂缝处处且山墙已明显倾斜的教学楼,铁路部门竟然检测出“教学楼不是危房”的结论。于是出现了铁路部门不管,当地政府只问情况,村民无力再集资的“三不管”情况。 临时帐篷里没有电灯,光线昏暗,孩子们只能在卷起帘子的小窗户透过的一点光线下听课、做作业。帐篷刚建时还是秋天,随着寒冬的来临,一些孩子的耳朵、手、脚被冻裂。两位老师不得已在帐篷外的空地上生起火盆,让孩子们课间围在旁边烤火。 孩子们在帐篷里上课,虽然黑暗中求学,身体受冻,但没有了生命危险。可两名任课老师,每晚还得在处处裂缝的危楼中办公、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