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1月2日报道 “我今年已经55岁了,可是却办不了退休手续。”昨日,家住越秀区黄花岗的蔡女士向本报投诉,她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时间显示今年她已经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可社保部门却拒绝了她的申请,原因是35年前她填写的一份入团志愿书把出生年份填小了一年。
小小笔误导致晚一年拿退休金
据介绍,《入团志愿书》是蔡女士1972年上山黑龙江林场所办理的。“表格不是我填的,当时我刚好不在,团组织帮我填的,哪知把我填小了1岁。”一个小小的“笔误”导致蔡女士要晚1年拿退休金。
《入团志愿书》比身份证更可信?
蔡女士对此很迷惑,为什么一个入团志愿书的出生年份这么重要?
“我老婆明明是55岁,身份证和户口本就可以证明”。蔡女士的丈夫李先生称,他还曾找到当年黑龙江林场的团组织要求修改或证明其妻子的真实年龄,把1953年改回1952年。去年11月18日,林场方面给李先生出示一份证明,证明蔡女士的真实年龄为1953年。“可是社保部门就是不承认,”李先生无奈地说,“他们还要我们把身份证和户口本也改成1953年。”
年龄出现不一最初档案为准
有如此“遭遇”的不仅蔡女士一人。近日,本报还接到市民吕先生的投诉,称自己的出生年份在2005年前一直是错的,但通过更正,现在户口本和身份证显示的年龄都已达到退休年龄,唯一未变更的是一份《劳动手册》,其上年龄距离退休尚有差距。吕先生说,填错出生日期只是一个失误,他无法接受为此不能办理退休手续,无法领取养老金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