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快报1月18日报道 昨天上午,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政协主席陈绍基等。
黄华华在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的工作必须围绕一个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省实现宽裕型小康,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到2012年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4.5万亿元和4.5万元,年均分别增长9%和8%.
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
“去年广东经济总量超过台湾了……”正如众多代表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所言,广东的成绩振奋人心,令人扬眉吐气。过去五年来,广东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阻力,使经济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轨迹,发展方式加快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增长、高效益转变。
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赶超台湾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4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平均上涨2.3%,保持在相对合理水平。消费与投资趋于协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598亿元,年均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580亿元,年均增长19.3%,保持投资增幅低于而经济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态势。
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五年共安排重点项目292项,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197项,累计完成投资5853亿元。
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520公里,比2002年增加近1倍,所有地级以上市通高速公路,与陆路相连省区出省通道全部打通,基本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4小时经济生活圈。开工建设武广客运专线广东段等10个铁路项目,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
珠江三角洲千吨级骨干航道网加快建设,港口体系布局逐步完善。新增成品油运输管道1250公里。发电装机容量达5932万千瓦,比2002年增加2344万千瓦,完成电网投资907亿元。
单位GDP能耗居全国第二低位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2006年单位GDP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3.9%和41.1%,分别居全国第二低位和最低水平,2007年继续降低;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近两年持续下降。
节约集约用地成效明显,五年平均每新增亿元生产总值新增建设用地比上五年下降60%。
近年来67个县(市)和山区5市的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民营经济税收占全省税收近三成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五年增长1.39倍。
民营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成为经济增长、税收增加、科技进步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总数超过340万户,比2002年增加140多万户。民营经济实现的增加值和税收分别由2002年的5265亿元、53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8万亿元和174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四成和近三成。
出口总额由2002年的221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6340亿美元,五年增长1.9倍,2007年比上年增长20.2%.
吸收外资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累计实际吸收外资700亿美元,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投资逐步上升为主导地位,外资集中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