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1月22日电 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今天在京宣布,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发现了可完整复原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权威机构和专家初步判定,这是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又一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距今8万—10万年左右,早于距今两万年的山顶洞人,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许昌人”。
据悉,这是继南京直立人头盖骨化石发现之后,15年来我国古人类考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16块断片可复原成人类头盖骨
2007年12月17日,河南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在对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在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发现一块较完整的古人类顶骨和枕骨、颞骨的断片共计16块,可复原成一块较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保存和石化程度均较好,未见变形。河南省文物局立即将这一重要发现报告国家文物局,并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专家帮助清理。考古人员现场将头盖骨化石整体提取,迅速运至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进行了室内清理。同时,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同层取样,进行光释光测年实验。
随后,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邀请著名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等10余位权威专家,仔细研究发掘出土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及同层伴出的石器和动物化石标本后认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许昌灵井古人类遗址的发掘组织严密、规范严谨、资料完整,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层位明确可靠,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从与其同层伴存的灭绝动物群比例和光释光测年的初步实验结果判断,许昌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出土层位的时代为距今8万—10万年左右。
为现代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对此,我国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院士持有异议,并提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学说,认为中国现代人类是由北京猿人以及他们与其他人类杂交进化而来的。但是,尽管在中国境内已经发现了近百处更新世晚期的古人类遗址,其中有不少遗址出土了人类化石,但由于发现相关阶段的古人类化石特别是头盖骨较少,该学说一直缺乏有力证据。此次发现头盖骨的原始地层,没有遭到任何破坏,属首次发现,考古记录真实完整。而且是直接发现了人类的骨骼,而不仅是动物及器皿。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尽管这一发现意义重大,但目前只是为解决中国现代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至于许昌人到底与山顶洞人是什么关系,与非洲早期人类又是什么关系,还有待更深一步的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也将与中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继续对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调查,以更准确地揭示其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