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专业彩票发行机构
●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彩票管理的通知》,提出由财政部尽快起草《彩票管理条例》
人民日报1月23日报道 1月22日,记者从国务院法制办了解到,目前《彩票管理条例》已经进入国务院立法程序。彩票业诞生20年,始终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的状况有望改变。
20年立法空白
彩票管理条例有望尽快出台
目前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彩票,大都制定有专门的彩票法律。而我国发行彩票超过20年,对于彩票发行、销售、监管和公益金分配使用等环节的规范,主要靠国务院的几份规范性文件和相关部门的部门规章来约束。因此,彩票立法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却总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2007年底,有消息称《彩票管理条例》正在加快制定,而且有望尽快出台,“彩票立法”再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本报记者专门向国务院法制办核实此消息,法制办有关人士确认此条例目前正在制定中。
其实,200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彩票管理的通知》就曾提出,由财政部尽快起草《彩票管理条例》。综合这些信息分析,国人翘首期待的“彩票立法”将首先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得以确立,而且这一进程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立法应防范社会风险
2007年是中国彩票业创造纪录的一年,纪录不仅仅是总量突破1000亿元。
据民政部公布福利彩票相关数据推算,去年全国人均购买彩票78.76元,占人均年纯收入约1.20%。
“以极少量的闲钱换取极小的机会。”对于彩民来说,这是一个理性的底线。然而,财富神化的不断冲击,却让一些人不断突破这条底线。
“彩票法律法规的制定首先应该明确这个行业存在一定‘负面性’。不承认这一点,就很难设计出能有效预防风险的法律制度”,北京大学公益彩票事业研究所执行所长王薛红博士如是说。
王薛红认为,要引导彩民理性对待彩票,而制定法律必须以有相当数量的彩民不理性为假设,这样才可能通过法律制度来防范彩票带来的社会风险。比如在彩票销售环节设定风险提示、限额销售等控制机制。
管、发真正分离
避免部门利益法律化
然而,在彩票管理环节出现的问题却仍然不断。2007年12月19日,国家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张伟华,因犯受贿罪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王薛红说,从目前情况看,条例首先还是要对现有管理体制法制化,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产业政策、发行宗旨和发行机构等。同时王薛红认为,在条例中,应该更多体现行政部门的权力与责任的统一,还应该避免部门利益的法律化。
用好300亿公益金
增加公众参与程度
“如何用好300亿以上的公益金?”这是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就立法而言,如何能使公益金使用更加公开、透明,真正用得其所,也正是人们对彩票立法的期待。
其实,在发行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发行彩票公益金都是由发行部门来安排使用的。2000年后,财政部正式从中国人民银行手中接过了彩票市场监督管理职能后,公益金的使用范围扩大了。有学者认为,从那时起“部门彩票”才开始变成“国家彩票”。
“这个行业汇聚了大量来自公众的财富,而这些资金使用的公益性是彩票行业的首要价值。”王薛红说,对于公益金的分配和使用应该更加公开、透明,还应该更多体现公众的参与。
她认为,可以专门设立公益金监管和分配使用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公众代表等组成,共同决定公益金的分配和使用,避免权力缺少制约,在公益金分配上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