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基层扶贫本科毕业生每月补600元
大河报2月14日报道 记者昨日从省毕业生就业办获悉,省政府春节前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多项政策,力促我省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省政府明确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相对稳定,就业人数和到基层就业人数明显增长。同时,使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得到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新政”背景 今年毕业生超33万
据了解,2003年以来,我省高校为社会输送了127万余名毕业生。每万人口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由49人提高到111人。普通高校校均规模由6797人增加到1.29万人,普通本科院校校均规模由1.2万人增加到1.9万人,高校层次、学科和布局结构更加合理。
最新数据表明,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4年在全国介绍经验。刚刚过去的2007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8.9879万人,截至2007年9月1日,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22.9078万人,平均就业率79.03%,总体与2006年同期基本持平,完成了省政府年初确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2008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将有33万多人,加上以往未就业毕业生,预计超过35万人,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新政”亮点1
去基层扶贫每月补助数百元
对面向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省政府给出了具体的奖励措施。
对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从事一线工作且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新政”亮点2
去乡镇工作评职称时免试外语
对到农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提前执行转正定级工资,其中到国家级贫困县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1~2级(对在县直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高定1级,对在乡镇工作的高校毕业生高定2级)。
省政府要求:各地要建立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要大胆使用、培养、选拔在基层工作中德才兼备、成绩突出的高校毕业生。
“新政”亮点3
到民企就业社保年限合并计算
省政府表示,凡录用高校毕业生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必须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
在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并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高校毕业生,今后考录或招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年限可合并计算为工龄。
各级财政安排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要向聘用高校毕业生达到职工总人数20%以上的中小企业倾斜。
“新政”亮点4
毕业生创业可申请5万元贷款
对于自主创业且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当自筹经费不足时,可向当地经办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5万元,期限2年。从事微利项目的,由当地财政全额贴息。
“新政”亮点5
对自主创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工商注册资本(金)可实行分期缴付方式,3年内缴清。
“新政”亮点6
就业指导教师将设置专业职称
省政府表示,从2008年起,我省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列入大中专院校职称专业设置范围,以解决就业指导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并同时开展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资格认证工作。
“新政”亮点7
取消内部考试公开选聘大学生
省政府要求,今后,国有企事业单位补充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通过公开考试择优聘用。政府组织的各类重点建设工程和项目,所需人员要优先录用高校毕业生。
省政府要求,录用人员要取消内部选拔性考试,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机制。
“新政”亮点8
“新政”亮点9
省政府要求,对离校返回原籍的未就业毕业生,要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组织其参加就业见习,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当地财政提供基本生活补助。
对每年9月1日后未就业应届毕业生实行待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力争每年年底使60%以上返回原籍登记的待就业毕业生能够实现就业。
链接:警惕十类不规范招聘
昨日,省毕业生就业办主任吕冰给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进行就业提醒,警示毕业生注意十类不规范招聘现象。
1.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服务费付出之前,中介机构承诺招聘信息浩如烟海,总有适合你的职位;可一旦付费得到了那些信息之后,要么是单位不需要招人,要么就是对口职位刚刚招聘完毕,总让你不能如愿。
2.以招聘之名盗取信息先在媒介上公布一些待遇诱人的招聘信息,要求求职者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复印件,一段时间之后求职者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盗用。
4.以招聘之名储备人才动辄租下招聘会的整个楼层或报纸的整个版面,招聘职位从前台到经理几十种,可经过三五轮严格的考核筛选后,却被告之暂时不能上岗。
5.以考试方式窃取成果一些企业有一套完整的招聘考核体系,从笔试、复试到最终面试,每个阶段环环相扣、极其正规。可最后偏偏就没有等到应得的职位,不少求职者回头寻找失败的理由,却总是一头雾水。
6.以招聘之名内部施压一些劳动强度大、时常加班而薪资较低的企业,他们招聘员工非常怪异:数量大,一般招几十人,而且招聘时间和地点往往是上班时间在工厂门口或是午餐时间在食堂大厅里,求职者一多,整个场面煞是壮观,而求职的结果往往是石沉大海。
8.以招聘之名节约成本新员工到职后一般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试用期,大约3~6个月不等,可几个月的卖力表现换来的却是被一脚踢出局。
10.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没有学历专业要求,只需陪人聊聊天、喝喝饮料就可以月进万元,如此诱惑力极高的招聘广告经常出现在网络、报纸的角落或者街头巷尾的墙壁、电线杆上。真有这么轻松且高薪的工作吗?毕业生需仔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