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热门关键字:  廉江抢劫案  廉江市塘蓬中学  廉江  陈吴  我乐网
当前位置 :| 廉江新闻>廉江新闻>

齐心协力谱写“致富歌”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7-13 点击:

    廉江讯 一亩茶,彩电加音响;
    二亩茶,摩托骑五羊;
    十亩茶,住上小楼房,生活奔小康。 
    
    冬去春来,在湛江市委书记邓维龙的“领唱”下,这首脍炙人口的“种茶歌”在长山大地上此起彼伏,嘹亮的歌声在连绵不绝的山岭上回荡着,它仿佛要告诉世人:“长山将不再是那个长山,长山人也不再是那种长山人了!”
    
    作曲:邓维龙伍杰忠等各级领导
    2002年,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省农村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加快山区经济的发展,促使山区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湛江、廉江同时把长山镇列为重点扶贫攻坚突破镇。
    
    湛江市委书记邓维龙先后“三顾长山”,带领湛、廉两级领导及挂点单位深入长山镇现场办公,并最终确定了“种茶奔康”的扶贫路子。邓维龙还明确提出,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要理清一条发展思路,选好一个项目,抓好一个班子,办好一个基地,建好一条示范村,培育一个龙头企业,打造一条产业链。
    
    我市市委书记伍杰忠和市长邢太安多次带领有关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前往长山镇调研,指导检查种茶情况,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加快该镇公路建设,为茶叶的生产、销售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长山镇领导班子迅速行动起来,级级落实人员具体抓扶贫工作,广泛宣传发动,使干部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机遇脱贫致富。
    
    填词:湛、廉两级挂点单位
    从2002年7月开始,湛江市41个挂点帮扶单位和我市10个挂点单位纷纷带着扶贫项目的启动资金进入山区,认“穷亲”,谋发展,迅速掀起了“种茶奔康”的热潮。
    
    据了解,茶叶是一种前期投入较高的作物,每亩茶叶的机耕费、种苗费等各项投入大约需要2500元,这笔资金对于“一贫如洗”的长山镇基层组织和群众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帮护单位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纷纷送来了“及时雨”,使“种茶奔康”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据统计,长山镇各个村委会至今已经收到扶贫专项资金182.8万元。
    
    主唱:长山人民
    在世人的眼里,长山镇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镇,长山人民是一群不思进取的人。历年来,上级千方百计对该镇进行扶贫,但都由于当地干部群众观念落后、积极性差等诸多原因而无功而返。扶贫先扶志!经过新一届镇委、镇政府的深入宣传发动,长山人民在“种茶奔康”计划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觉悟性,思想观念也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们用主动的“我要干”来代替了以往被动的“要我干”,克服了“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种茶奔康”的事业中去。无论是开荒、松土、种植,还是管理,他们都是干部群众一起上,男女老少齐出动,没有一个人口中吐露半句怨言。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全镇种下了优质茗皇茶1250多亩,其中群众自发种植510亩。
    
    “种茶是关系到我们长山人民能否脱贫致富的一件大事,各级领导都如此重视,各个帮扶单位都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积极主动去把各项工作做好?”石滩村委支部书记张守标动情地对记者说。在挂点帮扶单位的资金没有到位之前,该村委会便已主动出击,多方面筹集资金,开垦荒山150亩,为全镇种茶奔康计划起了先锋模范作用,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信心。
    
    守业垌、盎山、瓦瑶排等村庄群众积极响应,千方百计借钱,种下了300多亩优质茗皇茶。其中守业垌村全体群众一致通过,把筹集多年、准备兴建祖祠的13万多元用来种了140亩茶,平均每人达到2亩。瓦瑶排村28户人家全部种有茶叶,最多的有5亩,少则2亩。原在广州打工的青年张维达毅然放弃了月收入800多元的工作,回来种了五亩茶叶,他说,打工只是权宜之计,回家种茶才是真正脱贫之道。  (劳春林 樊开发 揭英隆 李一峰 陈炼)
 
来源:南方农村报廉江新闻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快速搜索
 
论坛热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