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模式保驾护航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7-13
点击:
廉江讯 跟以往单纯的扶贫不同的是,这次长山镇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和“种茶奔康”计划在模式上有着鲜明的特点。湛江市委书记邓维龙亲自带领市四套班子成员和湛江41个机关单位前来挂点,对村委会实行“多对一”帮扶,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史无前例;湛江挂点单位一扶三年,“输血”量足以帮助扶贫项目步入正轨,而茶叶长时间的经济效益凸显出良好的再“造血”功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公司与农户获得双赢,确保这一扶贫模式的持久活力。
高规格大规模的帮护扶式
长山镇是廉江乃至湛江出名的贫穷山区,长期以来,由于交通滞后、信息闭塞,人民群众的发展观念仍然相对落后。近十年来,上级对此十分关心,不少单位前往挂点扶贫,但效果都不够明显。
2002年,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湛江和廉江两级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湛江市委书记邓维龙带领黄国威、梁万里、李康寿、麦东富、赖勇、胡异等市领导以及水利局等41个单位深入长山镇,分别对石滩等9个村委会进行“多对一”帮扶。我市伍杰忠、陈智等领导也带领宣传部等11个单位对其余8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进行结对帮扶。这次扶贫工作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在整个湛江市都是史无前例的,难怪其他兄弟乡镇都羡慕长山镇:“真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呀!”
为了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致富路子,挂点领导和单位无数次深入山区,与基层干部一起开展详细的调查研究。邓维龙先后三次前往该镇现场办公,一举确定了“种茶奔康”的路子,并解决了资金等存在问题。湛江水利局等单位雨中“三顾”茅田村委会,最后资助32.5万元种植茶叶、建小型水库和修路。
“输血”“造血”并重的发展模式
长山镇过去一直是“帮扶对象”,对帮扶中的“输血”和“造血”,长山干部群众有自己的一番经验和教训:“输血”是一时的,而“造血”是永久的。只有利用“输血”的时间差,尽快把本土的“造血”功能开发出来,才能真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在该镇以往的扶贫工作中,扶贫项目呈现多样化,养殖的有猪、羊、牛、鱼、蜂等,种植的有水果、速生桉树等,但由于所选项目的发展局限性以及只重视“输血”、忽视了“造血”等原因,历年的扶贫工作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要吸取教训,不覆历史覆辙,选准扶贫项目显得十分重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智亲自带领扶贫工作组,多次深入长山进行了长时间的调研,白天找经济人士研究商讨,晚上与群众促膝谈心,最终大家达成了种茶的共识。因为长山镇人多耕地少,地势高,山岭多,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种茶的好地方;种植茶叶前期投入相对大些,后期投入比较少,管理相对容易些,而且收获期限长,帮扶单位的短期“输血”就可以发挥出长期的“造血”功能;当前茶文化走红,茶叶在未来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都拥有客观的市场需求。更加令人放心的是,长山镇境内有一家生产加工国家“绿色食品”茗皇茶的企业,老板李裕南是长山人,又是省人大代表,有着一颗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红心,其提出的“公司+农户”这一模式能够解决茶叶销售的后顾之忧。
新一轮扶贫工作把“造血”功能放在了首要位置,“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帮扶单位连帮三年,完成了种茶项目的“输血”之后,村委会依靠茶叶的“造血”功能就可以确保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稳定的收入了。同时,通过短期“输血”,帮助村委会率先脱贫致富,以“示范基地”和“示范村”的成功经验来带动广大群众,发展壮大茶叶产业,充分发挥扶贫项目的“再造血”功能,从而实现大家都脱贫致富的目标。目前该镇石滩等9个种茶示范基地和守业垌等种茶示范村的一千多亩茶叶生势良好,今年就可以取得可喜经济收入了。广大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纷纷酝酿着开荒种茶了。
科学灵活高效的经营模式
在“公司+农户”的模式中,公司负责向群众供应种苗和进行技术指导,并与农户签订回收茶青合同,保证农户的生产成果转变成经济效益,而农户只需负责开荒、种植和管理。
在茶园的经营模式上,各个村委会“八仙过海”,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如:文林村委会聘请一两个固定工人,专门负责茶园的一切管理;谷邦村委会在茶叶需要浇水、除草时才聘请四五个临时工人;石滩村委会充分发挥村干部的积极性,平时轮流值日看管,浇水、除草时大家一起出动。但镇委书记许锡有告诉记者,这些管理模式都不是理想的,毕竟村委会的工作千头万绪,村干部的精力不可能投入到茶园的管理中去,关键问题是当集体项目产生经济效益之后,这些基层干部很难处理好财务问题。目前镇委、镇政府正在请教有关经济专家,摸索出一种科学的经营模式,保证村委会每年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劳春林 樊开发 揭英隆 李一峰 陈炼)
来源:南方农村报廉江新闻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