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化先进市目标迈进
来源:
作者:
时间:2001-02-28
点击:
省文化先进市考核验收组对我市争创文化先进市工作表示基本满意
廉江讯 连日来,廉江大地处处洋溢着文化春天的气息。2月23日至24日,以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为组长的省文化先进市考核验收组一行对我市争创文化先进市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湛江市副市长黄晓涛,我市领导余堪发、钟万明、李彩英、林红卫、翁文海等参加了汇报会并陪同检查验收。
从1998年开始,我市认真按照广东省《南粤锦绣工程—广东省文化发展规划的要求,把建设文化先进市作为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在全市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创建活动,“三馆一站一场”(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文化广场)建设日新月异,六大文化网络建设发展迅速,各项创建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是省政府表彰命名第一批文化先进县(市)后,市委、市政府下足决心,力争在第二个三年创建中进入文化先进县(市)行列,并把实施《南粤锦绣工程》纳入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把创建工作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市政府由此专门成立了“廉江市创建文化先进市领导小组”,把文化建设从部门行为变为全社会行为。
2000年是我市创建活动关键性的一年,市两套班子去年初就如何创建先进文化市召开会议,作为一系列具体的部署,并由市主要领导带队到肇庆、中山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决心进一步加大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把创建工作推向高潮。市委书记余堪发到任后,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多次就繁荣我市文化事业提出指导意见。去年6月份,市长钟万明亲自带领分管文化工作的市领导和财政、城建等单位领导到文化单位检查、指导创建工作,现场办公,当场拍板拔出10多万元,解决市图书馆、博物馆设备落后问题。8月,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原规划建大商场且用作银行贷款抵押的西校场,划给市文化局管理,并拔款30万元建设露天舞台。12月,市政府又追加23万元为文化广场添置了灯光、音响设备,从而为我市创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各镇开展“创建文化先进镇”的活动一浪高过一浪,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安铺镇领导高度重视,下足决心,并将公园内原来出租经营饮食的安铺迎宾馆大楼无偿划给镇文化站改建为文化大楼,同时拔给15万元作购置配套设备,使该镇文化站一跃升省特级站,被评估验收的领导、专家誉为“南海明珠”。据统计,全市各级财政1998年以来,每年投入文化经费分别为215.8万元、254.2万元、331万元,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资金保证。
目前,我市有国办专业艺术表演团1个,民办专业艺术团体6个,民间职业木偶班48个,市属影(剧)院4间,镇级影剧院18间,农村电影队45队。这些团体长期扎根农村基层演出,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作出积极的贡献。市文化馆几年来通过政府拔款、自筹资金等形式,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馆舍,2000年已通过省达标馆验收。更为感人的是,离休资金谢永强在自己家乡河唇镇山祖村投入资金25万元建起了一座二层“四位一体”的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到目前止,我市22个镇都建起了文化站,评估达标站16个,其中特级站3个,一级站1个,村级文化室248个。
我市现有县级公共图书馆1间,镇级图书室22间(其中16间已经评估入级),村级(街道)图书馆248间,其中达标的142间。全市三级公共图书馆(室)共有藏书40.4万册。此外,我市每年都充分利用各种文化阵地组织大型综合性活动5次以上,单项性活动8次以上,每年还组织一两次送戏下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经过两天从城市到乡镇到农村认真细致检查,通过听汇报、看资料,观录像、看文艺演出,查现场等形式,检查组成员对我市在创建活动中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服务性和公益性等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不足的地方:一是发展不太平衡;二是活动的内容形式还需多样化;三是文化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并提出改进意见。我市领导当即表态,近期将加大资金投入,力争在半个月之内改进薄弱环节,争取一举通过省先进文化市的考核达标验收。(罗章 温鹏)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