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热门关键字:  廉江抢劫案  廉江市塘蓬中学  廉江  陈吴  我乐网
当前位置 :| 廉江新闻>国内走向>

江西余干公办学校学生大规模流向私校(图)

来源:网易 作者: 时间:2008-02-15 点击:

多名公校校长说,私校已在全县每个村落设有招生点,形成了严密、高效的组织,“哪个学生成绩好,他家的住址、电话都会被招生点一一掌握。”

梅溪初中校长夏精华说:“一些老师为了多招生、招好生,故意散布不利于学校的谣言,其中有些还是我培养出来的老师,这种做法太伤感情了。”

对私校存在的问题,陈国文毫不掩饰,“主要有三乱:乱招生,从开学招到学期结束,从起始年级招到毕业年级;乱打广告,吹嘘自己,诋毁对手;乱挖老师,个别私校甚至故意要整垮附近公校,以吸引更多学生。”

公校困顿

“很多农村公校就快要倒了!”随着学生锐减,农村公校普遍面临着“一费制”以来的第二次经费困难

和变革中的农村其他地方一样,梅溪初中呈现的是一个多少有些奇怪的图景,染发的男生在与女生亲密说笑,而教师办公室里还张贴着斯大林的头像。鄱阳湖在不远处袒露着戚伤的河床,曾经的汪洋恣肆,在50年来最大的干旱面前,一去不复返。

做了18年校长的夏精华看着远方,回忆起学校的辉煌:“在2003年之前,我校教学质量测评多次获全县第一,每年至少考取10个师范,六七个省专,十多个卫校,整个暑假都是考上的学生请我吃饭,南昌、进贤的学生都找关系想进来,梅中的老师很是吃香。但现在,我有很深的失落。”

去年,梅溪初中只有2人考取重点高中。夏精华把这归因为2006年,1名教导主任、1名工会主席和3名初二班主任去了私校,初二年级的成绩前20名学生全部跟着去了,“一个不留。”

在全县60所初中部,去年有近20所“削光头”(全校无人考取重点高中线以上),它们全都是农村公立初中。而一个沙港初中,就有138人考取重点高中线以上。

“走的是成绩好和管不住的学生,留下的就只有纪律差、成绩差的学生,”受访的公校校长大多这样认为,“校园风气越来越坏,老师不敢多管,就是挨学生的打,也不敢还手。”几年前,康山初中教师王新仁因制止外班学生进入教室,被该生用刀砍伤,后来,王新仁去了一所私校。

一名校长对留校生充满了失望:“说句难听话,他们连地都扫不干净。”

随着学生锐减,农村公校普遍面临着“一费制”以来的第二次经费困难,因为全校的所有开支,包括办公费、教学仪器添置、水电费等等,全都来自上级按学生人头下拨的生均公用经费,每流失一个学生,就意味着学校减少一笔收入。西岗初中校长张大卫说:“学校难以运转,教师积极性大减。”为了多争取公用经费,一些学校不得不多报学生总数。

与此同时,公校很多教学资源被闲置,很多教室的墙角堆满了课桌椅,上面积着尘土。

张大卫和同事们也在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压力,“有些家长说,好老师都走了,留下的都是差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都容易受到波动,一些成绩不错但家境贫困的学生,竟然也要求父母转学到私校去。”

一些公校校长承认,近几年放松了对学校的管理,教师们也开始对教学敷衍了事,出现迟到、不备教案、“站岗”(完全让学生自习)等现象,一些人还偷偷到私校兼职。

“很多农村公校就快要倒了!”夏精华叹息道。陈国文承认,相比私校兴起之前,农村公校质量已经大幅度下降。

县城几所公立中学也受到一定影响,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流失到私校,但学校利用资源优势,还是不愁生源,有大把的农村学生想来。

1年半前,初中英语教师何苹(化名)从农村一所公校来到蓝天实验学校,她主要是为了把上小学的儿子带来,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在乡下语文考57分就是班上第一,天天趴在地上滚玻璃球,现在到了私校,他的普通话都说标准了。”

在最近一次考试中,何苹的班排在年级第一,她为此得到了600元奖励。“这在老家不可能,那里太轻松了,不备课,不改作业,”她笑着说,“有时连考试都没有,学生拿着卷子到处跑也没老师管。一天,我让学生在教室里自习,自己跑到操场去和校长打乒乓球了。”

“民办公助”模式

公校校长们认为,这是财政在“甩包袱”,政府对私校支持力度太大

“余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主要是为了减轻财政压力。”余干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国文说。

余干是国家级贫困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和财政穷县,2002年县财政是1.17亿元,仅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工资就达8000万元。

这年,江西全面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的减少和最终取消,对县财政影响很大,而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的取消,更让农村教育经费捉襟见肘。

2003年,余干县委办和政府办联合发文,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对私校用地按照政府划拨价格优惠提供,公校教师在开学前1个月提出申请,即可保编进入私校,职称评聘、工资晋级、工龄计算等与公校一致,可随时返回公校;对愿意去私校的学生,公校不得阻拦。同时设置全县私校的最低收费限额。

现在,余干民办学校的规模已跃居上饶市最前列,而上饶民办教育的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均是全省第一。陈国文认为,私校大发展确实相应减轻了财政压力,私校固定资产达1.6亿元,1600名教职工和2.47万名学生,每年可为财政承担约2200万元的教师工资和教育公用经费。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快速搜索
 
论坛热贴